摸鱼 生活 Rules & Tips
1. 遵守中国大陆相关法律法规
2. 推崇善意、理性的交流方式
3. 反对无病呻吟
4. 不要轻易对他人的选择下定义
5. 反对性别、种族、职业等歧视
6. 发帖留联系方式请加密 Base64
7. 提倡独立思考,反对无脑跟风

[随想] 小谈——情绪对思维的影响及其与身体状态的联系

查看: 8478|回复: 8
简墨 发表于 2021-8-28 11:13:03
        不要被一时的情绪、感情冲昏头脑,而否定或认定某些事情,因为人终究是感性动物,情绪的波动和变化往往对人有很大的影响,心情好和心情坏的时候,看待和对待同一件事请可能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和看法,消极或积极。而很多人放弃一些事情的理由大多都是因为情绪中产生的最后一根稻草的作用。
        心情好的时候对事物产生积极和主动的看法,自然是好的,虽然有不利的一面但也是相对较小,两个都暂且不谈,我们来说说在心情差的时候如何避免产生“最后一根情绪稻草”的效应,避免我们轻易否定和放弃坚持的一些事情。
        自然要避免这种心理效应的产生,光是知道它是显然不够的,关键是要合适的时机察觉到它和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和思路。
        我们都知道,也在亲身生活中感受得到,也是懂的,情绪对人思维和思路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当自己心情低落或丧失情绪的主动权的时候,这时候让人去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心情是不合理也是不现实的,唯一能做的就是,这时候不要去想一些对你比较重要或者你比较看重和重视的一些事情。
        哪怕你的心情和情绪的低落是因为这是事情而引起的,但当即失去情绪和心情的主动权的时候,就不要去想这些东西。因为你的情绪和心情已经侵袭和影响到了你的思维和思路,这时候去想一些事情,很容易产生一种消极看法和态度,对事情产生不理智的判断和观点,即使不是消极的,而看似积极主动地去试图对其解决和计划,那也是不太合理的。
        所设的方法或规划往往是不切实际和充满情绪地胡乱一通,就和“大跃进”时候地思想和情绪一样或类似/近似,这个栗子稍微不同的一点是,前者是消极的情绪影响下的思路或思维可能产生的不利结果,而后者是极端不正常的积极情绪影响和不正常氛围下所做的一些观点、规划和举措,结果都是不太好的。
        比较合适的初步解决方法就是“李代桃僵”,对自己从一些事情上产生的不可控的被动消极情绪,不要让其继续发展下去和任由,而是把它们转移到那些不太重要的琐事或小事上去,让后者代替前者担下情绪渲染和思路延申和发展的支配,把情绪对思路的影响转移到“废纸篓“。这种替代的方式也比较符合人性,若是让人就此打住不去想事情,那不可控的被动情绪,就只能”水满则溢“了,堵不如疏。
       
        当然这只是一种简陋的方法,到底还是要及时意识和控制到自己,才不会轻易认错一些事情和走错。
       
       
        生活中的一些情绪是潜移默化,非常不容易察觉和感觉得到的,也是和自身身体状况有很大联系的。身体的状态很大会影响到情绪的起落,当察觉自己情绪有问题的时候,记得多关注和注意一下自己的身体状况。
        多数情况下决策和效率的失误和低下以及情绪的过度低迷,并不是情绪或者精神本身产生的问题,而是身体的不适映射到精神世界,对思维和思路以及情绪所带来的影响,归根结底是身体的问题。
        但这种情况在其发生的时候自身确实很容易忽视和跳过的,从而完全不考虑这样的可能,一心只在事物的处理和自身对事物的审视和判断上,即使最后得出的结果脱离实际,在当时的被影响的状态下也是很难反察和意识到的。从而钻牛角尖,进入恶行循环,思路越走越歪,情绪跟着越来越极端,不断进行无效的内耗,直至体力和精力被动耗尽。随后长吁一声,怨天尤人,恨天道不公。
       
        肉体和精神的联系是互相映射的,哪里有问题了记得两个都仔细看一看,只有肉体和精神状态皆俱的时候才是效率和决策最高和最正确和准确的时候。
        由此,身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沙滩上的贝壳,诸君且看且笑。
 楼主| 简墨 发表于 2021-9-1 23:48:56
剑舞恋红颜 发表于 2021-9-1 10:06
怎么说呢,情绪(emotion)这种东西在学术上已经被研究的比较透彻了。
它本质上是一种情感状态,非常容易被 ...

暂时没有读过相关的学术研究,后面可能会看看有关的研究内容。
单就这段话来说,从中的理解是:
(有一定理解难度,建议刚开始能看懂就往下看,当看到看不懂的时候不要勉强自己,果断不要往下看,不然心情会比较遭)
情绪——心情——心境,这三种东西的即时性是逐级递减的,换个方式理解就是这三种东西时效性是逐级递增的。(也可能是两个)
三个事物对人主观意识造成的影响或产生作用的方式也是有显著区别的,影响的深度的是由表及里,作用的形式由显著到细微,但其三对人自身主观意识的靠拢的权重,却是逐级递增的。
同等条件下,很难说哪个对人的行为是产生中流砥柱的影响,或许都是各参一半、各有程度,但对于人主观意识的建立和成长来说,越是最后的东西产生的决定性越大,越对主观意识的构建和成长越是有利,是一个好的趋向和发展。

情绪,即兴而激烈
心情,持久而平和
心境的话,就不是简单的几个词就能概括的了的。
于其说它是一种境界,倒不如说它是一种选择和态度,背后支撑它的往往是成熟和体系和三观(三观这词不太恰当,但也类似,暂时性想不到更恰当的)以及丰富的经历与反思。所以当遇到外界冲击时,心境往往是最坚固和和锋利的那个。

如果用现实生活去类比的话,情绪就是物质,心情就是智慧,而心境则是概念。
实现和利用容易程度及产生的影响程度几乎和上述的三个事物一模一样。

但归根结底,这三个其实都是正常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自我意识成长的必经之路,而且各有各的存在的意义、作用和价值,对生活中这写的总量来说,都不可过分偏向于哪一个。
每个人有每个人最佳的个性化配比,每个人都不一样,而且即使是最佳的配比,一直保持这样也未必是最好的状态。(其实大多数人包括自身也未必能走到这个最佳配比的时候,更不要谈后续的情况了,但这里谈到了不妨继续往下多说几句)
小幅的波动也是正常,大幅的该变也无不可,到了这一步只要自己选择就好,至于产生的影响可控与不可控,其实都是在自己大概的预料之内,都是自己的选择,毕竟千篇一律的生活也是很无趣的,这时候就需要来一点“变数”。
剑舞恋红颜 发表于 2021-9-1 10:06:15
怎么说呢,情绪(emotion)这种东西在学术上已经被研究的比较透彻了。
它本质上是一种情感状态,非常容易被外界刺激所影响,比如说吵个架会很生气,吃到美食会很开心等等。
我们会很容易在某种情绪的影响下做出决策和行为,很常见的冲动消费就是利用了人们的情绪,去放大情绪从而快速做出购买行为。
那情绪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来得快去得也快,你可能这一秒还生气着呢,下一秒又会因为某件事情开心起来。
那如果说想要减轻情绪对于自己行为的影响的话,最重要的当然还是先静静。
其次呢可以回想一下我前面提到的内容,因为在认知心理学上的研究中认为,当你具备“xx情绪会导致我xx行为”的知识的话,你再处于这种情绪下,就会出现相反的结果。这其实是我们元认知知识在起作用。

跟情绪很类似的一个词叫心情或心境(mood),它经常会和情绪搞混,是因为这两个单词在翻译过来的时候,都可以被翻译成心情或情绪,而实际上mood和emotion是具有很大差异的两种感受(feeling)。
心情虽然也会受到外界刺激,但是一种心情的持续时间通常较长,而且不容易改变,强度也较为舒缓,它也会引起行为变化,只不过通常很温和。

参考文献
Schwarz N. Feelings-as-information theory[A]. Handbook of theories of social psychology[C], 2011, 1: 289-308.
钻石疙瘩 发表于 2021-8-31 18:22:10
  不要在流泪的时候做任何决定大概也是这个道理。
  其实能意识到这一点,并很好地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也是一件需要锻炼的事情,多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大多数人可以通过跑步等运动也可以很快速度调节情绪。
  肉体和精神的联系是互相映射的,这大概也就解释了女生亲戚来临时候情绪异常的原因吧哈哈,生理上的不适感会影响到心情,同样心情上的长期不畅也会导致一些疾病的加速到来,所以保持身体健康和乐观的心态才能活得久。
ahoi 发表于 2021-8-28 19:17:32
谢谢分享
很有道理

情绪糟糕的时候,
一定不要去想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情,
否则很容易做出不理智的判断和决定。
北信BeXin 发表于 2021-8-29 00:02:33
感谢。
森森爱吃鱼 发表于 2021-9-1 10:30:44
感谢。
微拂的风 发表于 2021-9-1 22:17:39
成年人,都在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行路客 发表于 2021-9-2 11:22:27
就在刚刚因为一件事情非常不开心,因为不是自己想做的,是强加在自己身上,所以内心非常非常的抗拒,虽然明白进入社会以后很多事情不是你想做或是不想做,那一瞬间情绪的崩塌刺激到眼睛,不自觉的掉泪,虽然知道这样挺小孩子气的,可就是这样不受控制了,我想我好像第一次回到了从前,遇见了不想做的事或者很不愿做的事就情绪波动,我想抵抗也无济于事吧,我能做的就是坦然去面对,无所谓结局,因为并不打算得到什么结果,好多时候都这么的无力,好像呐喊却发不出声。这一刻,看完你发的帖子似乎平复了很多,希望自己能够继续调节好。最后是感谢楼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虫部落 陕ICP备14001577号-1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3015号联系我们FAQ关于虫部落免责声明虫部落生存法则社区广场RSS

Build with for "make search easier" Copyright © 2013-2025. Powered by Discuz! GMT+8, 2025-5-8 03: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