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 生活 Rules & Tips
1. 遵守中国大陆相关法律法规
2. 推崇善意、理性的交流方式
3. 反对无病呻吟
4. 不要轻易对他人的选择下定义
5. 反对性别、种族、职业等歧视
6. 发帖留联系方式请加密 Base64
7. 提倡独立思考,反对无脑跟风

无用之用?究竟有没有用?

查看: 2772|回复: 10
1
jacoy 发表于 5 天前
如今关于文科理科的讨论愈发激烈,中国大学文科的投入、教育模式、以及其和理科之间孰轻孰重、国家的重视程度应当如何的讨论可谓愈演愈烈。这是我进站第一帖,也想和站里的各位同志探讨探讨。
微信图片_20250722165537.jpg

  我本人目前就读于厦门大学,本科二年级,我学的是人类学,一个当大家讨论起冷门学科都不会想起的冷门学科。在互联网上很多人会问我人类学是学什么的?每次我都很难憋出几个字回答他——我们要学地理(考古人类学),要学考古的时候一个沟道要宽多少米;要学哲学,学康德、休谟;还要学心理学;学弗洛伊德、拉康等等……但是到最后,会发现可谓样样通、样样松,至少在就业上是这样的,别人不能干的你也不会,你能干的别人更专业,人类学惨淡的就业前景常常让我抓狂和绝望。


但我还是常常会思考一些人类学上的问题或是从人类学这一学科的角度去思考一些问题:人类学究竟有没有用?它有作为一个独立学科而存在的价值吗?


此刻我正坐在福建省漳州市陈城镇澳角村的一个民宿中,我们人类学本科二年纪的同学已经来这里进行了将近一个月的田野。澳角村曾经是东南沿海及其重要的渔村,这里的海洋捕捞曾经盛极一时,彼时的渔民捕捞收成不错,国家还会发放油船补贴,不能说富贵,混个衣食无忧还是可以的,然而海洋资源的衰竭、禁渔令的颁布以及油补的减少甚至拖欠使得渔民数量缩减,船只数量从曾经的几百只锐减至如今可怜的两位数,当我们进行入户访谈时,渔民口中最多的就是对于一些规则的不理解乃至抱怨,年轻人的出走和渔船的减少使得澳角的辉煌已然逝去。


但换个角度思考,禁渔令、养殖区域的划分等等一系列规划真的不合理吗?我们和驻村书记以及船舶管理局等许多工作人员进行沟通时会发现,这些规则实际上大部分只能说不但是应该颁布,而且是几近亡羊补牢。渔业资源的枯竭,养殖业带来的污染,沙滩边数不清的抽水管道无不表示着改变、改革的急切性。


但是渔民并不这么想,对于他们来说就一句话“我们都这么干了一辈子了,怎么你说改就改了?“,政令的工具性、经济性与渔民的具身经验存在着极大的张力,许多人会想你都说了渔民有着具身的经验和知识,那不更应该听渔民的了?但是渔民的经验是知道哪里有🐟,怎么养殖,很少去想鱼捕完了会怎样,养殖带来的垃圾和污水会有怎样的后果。我们在鱼排上和处理扇贝的渔民同吃同住时就发现,渔民的吃喝拉撒(是的包括上厕所)都是往海里一放就完事,根本不会在意环境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单靠政策的“告知”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治理只是一种由上而下的压制,而无法触及渔民生活的具体性和合理性,那么再合理的制度,也只会被当作“外人说教”,甚至激发出更多的抗拒情绪。


回到主题,人类学在这其中能扮演什么角色呢?我想我给出的答案是:没啥戏份。


在学校里我们人类学社流行一句话:人类学,能记录一些东西就很好了。我嗤之以鼻,那我拿个相机就可以平替你马林诺夫斯基了。又有人说要记录其中的文化脉络和思维逻辑,那又涉及到记录者的主观和语言解释……(不多赘述)


排除这种记录的作用之后,再来看澳角村的基层治理过程中存在着这种冲突和张力,人类学能否去消解或是缓和一些矛盾呢?其实也很难,人与人之间的换位思考看似容易,实则真是不容易做到,权力仿佛是一个及其夸张的杠杆,这边的人轻轻波动一下,另一边的人就是地动山摇,偏偏它又是如此之长,以至于这边的人很难看清另一边的情况。而被夹在中间的基层管理者,我想说的是他们其实反而不需要人类学,他们的为人处世的圆滑、变通,比书上的知识要实用、奥妙的多。


人类学对于被研究者的影响或许微乎其微,但对学习它的人来说,却切切实实改变了我们的思想、感知与记忆。但也正因如此,我们或许应当反过来想:如果人类学最大的价值是改变人本身,那是否可以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它、理解它、实践它?让更多人去体会它所蕴含的包容与理解——哪怕只是一次交谈,一点启发。假如我们能在与渔民的交流中分享人类学的理念,或许某一天,当他为当天的渔获发愁,或在与人发生争执之后,会因为回想起那次对话而内心多一份从容与宽厚——我想,这正是人类学之无用中所蕴含的深远价值,同时,它或许也揭示了人类学在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存在状态——那就是,我们应该让一少部分人学习所有的(也就是系统性的)学习人类学,同时让所有人学一少部分的人类学,也就是让他们体会到人类学的温暖内涵与思维灵魂。


第一次发帖,请多多包涵。(拱手)


家有恶霸安安 发表于 4 天前
你好楼主,最近上课遇到一位女生,是复旦的人类学博士,她去年考公上岸了。这些年接触的文科生,感觉很多“想得太多做得却太少”,容易精神内耗,但不代表我对文科生有很大偏见,这个时代需要思想者,但很多现实的普通人很难成为这样的人。
yesdonono 发表于 3 天前
楼主,任何事情在历史上,都是有戏份。你看你的这篇文章写得多好,我认为就是你学习人类学后的一个成果。你把你的所学所经历,用人类学的角度写了一篇文章,让完全不懂人类学的我,多了一点了解,也多了一点思考。那如果看到的是制定政策的人呢?或者通过你们研究,可能改变渔村某些人的想法,进而产生蝴蝶效应呢?在我的角度,任何事情都有成住坏空。既然现在人类学这个学科还存在,一定有它的意义和因果在。要是因缘条件没有了,它肯定会消失的。
haikunbuluo 发表于 3 天前
你好,今天看了一篇B站的公众号文,里面讲述了一位UP主用扑克牌做建筑展示的历程,或许一定上称得上无用之用,一直用扑克牌做堆叠,完成之后,又将成品一次推倒,看似是没有意义且枯燥的事情,但UP主沉浸在其中,获得了快乐,收获了粉丝。
我昨天也是心血来潮,想体验一款很多年前玩过的战棋类游戏——《三国志英杰传》,于是下载下来玩了好几个小时,从诸候讨董玩到了赤壁之战,好像思绪又回到了那个时光,只需要玩好眼前的这局游戏,其他再也不想。
关机睡觉前也想过,这也没什么用,时光终究过去了。
起码玩游戏的时候快乐过,好像并不是那么没用。
大概所有事情,都不是很有趣,又并不是那么无趣吧。
qingshunkang 发表于 3 天前
我也持楼上的观点 无用的东西能坚持下来感觉能收获超脱世俗的某些东西吧 我也说不好 我一直对国学比较感兴趣 之前可能了解了一丢丢 刚好在前几年家里人 因为死要面子贷款装修新房 后面又弄网贷这些最终让我背负了30多 那会真的一宿一宿睡不好 然后就开始死气沉沉的还债 直到去年才还完那段时间我真的戾气很重 感觉对什么都没啥兴趣妥妥行尸走肉 然后前年又错过了初恋让我更挫败 直到那会我实在受不了了 想着找点什么让自己不想这些 我开始读左传 史记这些书慢慢的心就静下来了 现在感觉心也放开了 也没有很怨恨家里了 我也无法告诉你 我从这些学到了什么 嘿嘿表达能力不足 我很喜欢苏轼的前赤壁赋 可以去看看额希望能帮助到你
@马飒吉 发表于 4 天前
人类还在进化吗?
hhhh2043 发表于 4 天前
坐在历史长河边看过往历史,人活着的意义在哪里呢,只是为了多呼吸几口?多吃几口?多享受一会?如同一场场游戏,每次都入场体验一次,每次都感受不同,每次又重新入场。
一次次的轮回,为了什么?
一次次的入场,又是寻找什么?
这个时代,是网络大成之机,就算如此,人类的未来到底在哪里?人类的意义是什么?也是无从得知。
回归马斯克那句,这个世界真实度可能性是十亿分之一。
renai1996 发表于 5 天前
空灵
晴空一鹤 发表于 4 天前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出自庄子《人间世》,个人对庄子的印象就是里面提了好多“有”无“的东西,具体是不是和庄子本人有关还未可知。楼主的切题和思考很好,人类学确实听上去没有医疗、教育、土木等专业那样直观的”实用价值“,是一个所学甚杂的交叉学科,是一个偏研究和学术的专业。
我在网上几乎也没有听过相关的新闻报道,但是从楼主的论述来看,我理解的人类学包括人类在自然界、社会、思想、文化艺术等领域发生的作用。除了人类这个物种,地球上也找不到别的物种能够把过去记录下来,并研究提炼成深刻的只有人类自己能理解的精神财富,而且我们不光研究自己,也研究万物,探寻坍塌的过去和尚未确定的将来。所以,“我来到,我看见,我记录”感觉形容你们恰如其分。
渔民站在他的生存经验的角度,他的思维和经验存在那个局限和惯性,无法考虑更长远的问题。我们也不祈求能够让所有人能够完全理解,那不太现实,但是可以通过某些更加高效的实践和形式让人们认可科学,改变部分认知。
我觉得普及人类学知识不是必然的,如果只是为了解决当地渔民的认知问题,从利他的角度出发更好。一是以某种他们不能理解的神秘现象,比如怪鱼,鱼类神秘消失之类的拍三集走进科学。二是可以在当地渔业协会或者村委会开设课堂普及养鱼技巧,夹带生态环保知识,听完课可以免费领鸡蛋;三是同时论证环境污染和某些疾病的关系。当然以上我说的都是纸上谈兵。
在这个问题和矛盾中,渔民本身的意愿是追求短期和个人利益,但是势弱。而大局的政策调控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力量明显更强。最好的情况就是满足两边的需求,比如解决当地渔民禁渔后的就业问题。二是退而求其次,寻求或创造一个新的平衡点。
最后,欢迎来到虫部落。
 楼主| jacoy 发表于 4 天前
家有恶霸安安 发表于 2025-7-23 09:39
你好楼主,最近上课遇到一位女生,是复旦的人类学博士,她去年考公上岸了。这些年接触的文科生,感觉很多“ ...

非常认同,杨绛女士曾对一位有相同感触的学生说他的毛病是想的太多,读的太少;在我看来读的太多,做的太少也会这样。不过我本身也处在这样的阶段,再加上这位女生已经是博士并且已经投入工作了,思考忧虑的问题肯定比我境界高就是了嘿嘿。
 楼主| jacoy 发表于 4 天前
晴空一鹤 发表于 2025-7-23 01:45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出自庄子《人间世》,个人对庄子的印象就是里面提了好多“有”无“的东西,具体是不是 ...

佩服,说实话学了人类学两年感觉还不如你一瞥。的确是这样,我们也不好奢望渔民能在忙碌的劳作之中能系统性的学习或是思考,像您说的这样能从利他的角度出发去做一些事就很好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虫部落 陕ICP备14001577号-1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3015号联系我们FAQ关于虫部落免责声明虫部落生存法则蛙先知RSS

Build with for "make search easier" Copyright © 2013-2025. Powered by Discuz! GMT+8, 2025-7-27 14:1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