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 生活 Rules & Tips
1. 遵守中国大陆相关法律法规
2. 推崇善意、理性的交流方式
3. 反对无病呻吟
4. 不要轻易对他人的选择下定义
5. 反对性别、种族、职业等歧视
6. 发帖留联系方式请加密 Base64
7. 提倡独立思考,反对无脑跟风

[饮食] 腊八粥、粽子以及月饼

查看: 5997|回复: 2
1
虫子 发表于 2022-1-11 14:49:38
昨天是传统的腊八节。我很喜欢这个节日。熬了一大锅腊八粥,邀请了两个朋友来分享。

先来的朋友,刚进门就声明如果是甜粥他就不吃了。不存在,我是按老家的传统做法,有肉有菜的咸口。

一边吃着,我就聊起了有关腊八节的童年记忆…每到这天,左邻右舍都会熬煮一大锅的腊八粥,然后舀出好多碗,每一碗粥配上两根麻花,接下来的差事就交给小孩儿们。捧着热粥,迈着小碎步,闯入友好的睦邻家中…一个北方腊月里的清晨,一碗碗升腾着扑鼻香气的腊八粥会在两排十几户人家间完成美味的迁徙,这种回头看来颇具仪式感的传统习俗,真是把彼此的味觉隐私毫无保留地坦诚给对方,就像不设隔离的房前,甚至屋后——的院落,彼此互通,极为方便。

这个节叫腊八,这碗粥叫腊八粥,从来没有一样食物对一个节日有过如此直白的表达。

这让我联想到粽子和月饼,他俩分别归属于端午和中秋。

更巧合的是,代言这三个传统节日的食物——都有着「甜咸之争」。

就像我的这位朋友,视甜味腊八粥为异端,又或许他确实很不喜欢各种甜食。

就我个人偏好而言,我喜欢咸的腊八粥、甜的粽子和甜的月饼;与此相对,即有点儿排斥甜的腊八粥(轻微)、肉粽(重度)和咸馅儿的月饼。

这种偏好,当然来自于成长过程中的味觉系统塑造,特别是小时候,味觉不敏感,不稳定,很容易和先入为主的日常食物达成友好。

这一点很重要,它能解释一些看似自相矛盾的现象。

比如豆沙馅儿的甜粽,就是我的味觉初体验,我自然地接受了它,并且排斥肉粽,直到现在我还不清楚肉粽到底是咸的还是甜的,不过按照我的味觉系统来判定,甜肉粽更不可接受,因为在这个系统里,咸肉的耦合度要比甜肉低,但是!直到我还记得的甜烧白在脑海中浮现…

甜烧白,如此高耦合的 甜 + 肉 + 糯米 这样本应更为排斥的组合,我居然可以接受,不,是喜欢。为什么?

就是因为先入为主的味觉塑造。

我清楚地记得,我在没吃到第一口甜烧白之前,也是认定「去掉叶子的甜味肉粽」这种东西我是很难下咽的。但奈何小时候家贫,逢上一次村里的结婚宴席,我夹了一筷子那时还叫不上名的甜烧白,一瞬间灵魂出窍——太好吃了!今天人们用肥而不腻形容厨艺的高级,而那一口吃下去,我完全根本毫无意识那是一大片肥肉…直到后来得知,我才后知后觉地心里——咯噔——腻了一下,而这完全不妨碍我继续喜爱甜烧白。

所以,你看吧,先入为主可以解释矛盾体,同时也应意识到:它会让你错过很多美妙的体验。

错过也就罢了,有些人还因此上纲上线,宣扬唯我独尊的原教旨主义,在网络互喷原味口水,咸后回甜,甜中带咸,争得真不是滋味,最后不欢而散…

而我主张:先入为主,后来是宾。对于因为「先入」而排斥的异己撇开偏见甚至敌意,不妨一试?臭豆腐的臭,折耳根的腥,猪脑的恐怖联想,这些与我味觉系统统统都不适配的软硬件,却都是因为一次次不情愿的尝试而破解,我很庆幸能与这些「异端」达成友好,让它们成为我舌尖上的宾客。

这里就不得不表扬下昨天第二位来访的朋友,他和我是初高中同学,我觉得他就是一个啥都能吃的人,这并非说他味觉失灵,而是不给自己轻易设限围墙,即便设围,也不宣召其不容破坏,这些对饮食的态度,来自于意识,意识又在塑造我们的性格。坦白讲,他是一个情商挺高的人,不会给人感觉这个人浑身是刺。

在我们的世俗观里,不喜欢太圆滑,崇尚有点棱角,但是棱角变成突刺,肯定是不大好亲近的。

对了,还有个朋友我这次没邀请,是因为腊八粥里有猪肉。
喜东东 发表于 2022-1-11 16:28:31
看起来很不错耶( 虽然我们家这边没有吃腊八粥的习惯 )
2020一味 发表于 2022-1-11 16:37:14
生活经历习性不同,吵得上纲上线。感觉互联网有围墙也挺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虫部落 陕ICP备14001577号-1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3015号联系我们FAQ关于虫部落免责声明虫部落生存法则社区广场RSS

Build with for "make search easier" Copyright © 2013-2025. Powered by Discuz! GMT+8, 2025-5-11 06:0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