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 生活 Rules & Tips
1. 遵守中国大陆相关法律法规
2. 推崇善意、理性的交流方式
3. 反对无病呻吟
4. 不要轻易对他人的选择下定义
5. 反对性别、种族、职业等歧视
6. 发帖留联系方式请加密 Base64
7. 提倡独立思考,反对无脑跟风

[随想] 好好说话

查看: 3621|回复: 11
3
虫子 发表于 2025-4-23 12:03:52
这几天在看韩剧《苦尽柑来遇见你》,昨晚看的一集里,女儿因为失恋分手回到济州岛老家休息,一天大早,父亲叫还在熟睡的女儿起床,几番招呼,女儿很不情愿,并且用言语输出了烦躁的情绪,于是父亲退出卧室...一会儿,女儿意识到了什么,起床,父亲在客厅沙发端坐着等候,女儿最终和父亲一起出海,在自家的渔船上感受日出的美妙。父亲望着天际的太阳,而女儿看向的是父亲的背影——她心中的太阳。

这一幕实在太熟悉了,就是我和我的父母之间发生过的,也是很多家庭中发生过的。不过我没有意识到剧中女儿意识到的:为什么可以和男朋友兴冲冲地凌晨四点起床去外面嗨,而面对一个用尽能量来呵护自己的父亲,却不能好好说话?

这是说烂了的人性话题,好像面对越是陌生的人,人越自觉地展现超乎日常的修养。以至于奥特曼都在吐槽:向 ChatGPT 说 ”please“ 和 ”thank you“正在浪费几百万美元的算力。对一机器人我客客气气,对亲密的人有时却重言狠语...

除了人性之恶的失控,在好好说话方面,还有情商、逻辑等方面的问题,也是需要不断修行的。

比如前些天的「何同学向司机说不」,这就是情商问题。我在网上发言,会提醒自己对他人「慎用否定」,我自认为这点做的还不错(但现实里和亲人相处,这方面还是比较糟糕)。为啥呢?因为大家都说舆论的戾气比较重,诸如「不要、别以为...」这种有时还会附带爹味的否定语句,就会触发和放大对话时的戾气成分。一顿唇枪舌剑,最后不欢而散,上个破网,结果情绪价值为负,实在没有必要对吧?

说到何同学,我再歪个话题,有网友常拿 B 站一个叫稚晖君的博主来拉踩何,因为在这些硬核技术的原教旨主义者眼里,何同学那些东西都是花拳绣腿,他只是会包装罢了...我觉得这种思维问题大大的,我甚至毫不怀疑这些人会指着国产 C919 说你这核心发动机还是进口的呀,自嗨什么呢...是吧?

我理解的包装,在要诉诸商业回报的需求层面,甚至是一个褒义词。乔布斯生前推出了不少革命性的产品,但是论包装也是行业翘楚且功不可没啊,「苹果要提供的是装在漂亮盒子里的软件」,壳子外面还有包装,发布会上从文件袋里抽出的 Air 笔记本,从牛仔裤小口袋里掏出的 iPod...这不都是很成功的包装么?

何同学的包装当然是很成功的,这就是能力啊,硬着头皮不承认并不会显得自己认知更高级。反倒是,没有字斟句酌,率性的发了段未经包装的文字,把自己推入舆论漩涡。看看微博上那些明星,早已学会了隐匿个性,包装(保护)好自己,闪闪亮亮的营业、营造,真是安全感满满呢。对司机说不想好评和对库克说不如你来杭州,都是真实的何同学,但是效应天壤之差,可见「慎用否定」这个冲浪指导思想是值得反复学习的。

说了情商,再说说逻辑的问题。我常提醒自己不要去透过文字去猜作者的言外之意,即便有时犯贱猜了,也绝不能说出来。同时,我也讨厌连字面意思都没看清就瞎猜一通的做法,这种行为除了将自己的逻辑天坑暴露出来之外,没有任何好处。

比方前不久管理发表的 收手吧,在此甩各种网盘(夸克尤甚)链接的虫友们,就有网盘达人在下面猜上了「可能唯一错的是分享有拉新给的那三瓜俩枣让您不舒服了吧」,你就说管理不是君子吧,但也不至于让你这么度人之腹吧?但凡有点儿逻辑,也推测不出这种动机吧。你不管不顾字面意思,着急去猜这么一嘴,除了暴露你的不君子之心,还有啥?

有些人上网自带情绪,逮住一句,能看出一篇,全是自己脑补的对方的屁股、动机...只为那和情绪匹配后的疯狂输出。别人还没解扣,自己先脱衣服亮膀子了,实在不明智啊。

写到这里,我先给「好好说话」小结一下,句子很短,但需要修炼的路可能还挺长,欢迎在好好说话方面更具修养和功力的各位补充。

  • 对他人慎用否定;
  • 别着急瞎猜,先看懂字面意思;
家有恶霸安安 发表于 2025-4-23 14:53:36
虫子说的非常令人有感触,社会上会发现很多这样的人,语言习惯上否定别人抬高自己,这实际上是一种很不成熟的表现,是一种暴力性沟通模式。

这让我想到了美国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的非暴力性沟通。非暴力沟通核心的其中之一就是避免使用主观评判或贴标签的语言,从“评判”转向“观察”是良好沟通的第一步。例如:

❌ “你总是迟到!”(评判)
✅ “这周你有三次会议迟到了10分钟。”(观察)

❌ “你总是乱扔脏衣服,太邋遢了!”(评判)
✅“我看到沙发上有一件穿过的T恤,阳台还有两条裤子没洗。”(观察)

❌“你提交的报告全是错误,根本不用心!”(评判)
✅“这份报告中,第三页的数据和第五页的图表对不上,另外有3处标点遗漏。”(观察)

从“评判”转向“观察”,从“指责”转向“同理”,从“控制”转向“合作”。
 楼主| 虫子 发表于 2025-4-23 14:05:43
MoonCup 发表于 2025-4-23 13:15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有些人一开口说话,就是“不是,哥们……”或者“不是,我……”等等句式,互联 ...

其实这些否定式输出大都也并无恶意,甚至是我们熟悉的「也是为你好」,但传递给对方的感受就是不舒服。长辈们常说你看那谁「会说话,能办事」,早前可能还不屑,觉得不就是花言巧语说好听的么,后来慢慢就会意识到好好说话,情商高,条理清,把话说漂亮,是难得的好习惯、真本事。我在网上谨言慎行,这方面还行;但就是跟亲人相处,这毛病也常犯,还得修行。
MoonCup 发表于 2025-4-23 13:15:15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有些人一开口说话,就是“不是,哥们……”或者“不是,我……”等等句式,互联网给他们定义为“否定型人格”……反正听到这类句式,我不是很舒服(甭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来个否定)
打酱油的笨小孩 发表于 2025-4-23 14:33:03
这个剧很火,很多人都在刷,需要的话  可以给网盘资源哈
halo,L桑 发表于 2025-4-23 15:01:39
在网上描述,我们锻炼了清晰的表达,会停顿思考下再讲,不对的还可以返回来看一遍修改了再发。

参考以上,在现实中讲话,多花3秒,慢下来再组织下语言,慢一点调整下情绪,就可以给身边的人带来多一分温暖。(再愤怒尽量尝试冷静3秒,再说出口,不然后面可能会多花一个小时解释,或者付出经济挽回)
 楼主| 虫子 发表于 2025-4-23 15:06:53
家有恶霸安安 发表于 2025-4-23 14:53
虫子说的非常令人有感触,社会上会发现很多这样的人,语言习惯上否定别人抬高自己,这实际上是一种很不成熟 ...

哈哈,你的分享特别是举例扎我心了,虽然我跟熟人和亲人的这种评判式沟通更多也是玩笑,但毛病不收,久积成习,还会潜移默化影响到对方(甩个锅:我自己也是长辈这种长期沟通模式下的受害者)。谢谢你的分享,很具实操指导意义。
hhhh2043 发表于 2025-4-24 08:19:29
网络上不是有个说法吗?对外和蔼、对至亲恶语相向是某某病...
不是不能,而是对亲人放松了心神,当然这个方式是不好的,需要修行调整。
一种角度,除己以外,皆是陌生人。
一种,等待、思考3秒再说话。
乱我心静,皆为宵小。
zhoufengbin 发表于 7 天前
MoonCup 发表于 2025-4-23 13:15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有些人一开口说话,就是“不是,哥们……”或者“不是,我……”等等句式,互联 ...

我现在的上级也是这个说话方式,听着火大
DeclanX 发表于 7 天前
想要了解否定性人格的,可以看一下大司马与鬼史东。哈哈哈哈哈哈哈!

非暴力沟通的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我觉得亲人之间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打标签,打标签就相当于把人的某一个方面整体否定了。

比如:家人常说,你太喜欢玩手机了,一天到晚玩手机。还会说,你每次都XXXX。

其实这种标签不仅是对对方的一种否定,也是一种对自己的潜移默化,跟人交流时,主观上会第一时间寻找标签,也就是偏见的来源。从而无法相对客观的看待事物。

正如楼主说的,险恶之人看到的都是险恶之事。
ZOE 发表于 7 天前
虫子 发表于 2025-4-23 15:06
哈哈,你的分享特别是举例扎我心了,虽然我跟熟人和亲人的这种评判式沟通更多也是玩笑,但毛病不收,久积 ...

(˶‾᷄ ⁻̫ ‾᷅˵)意识到了啊,终于
 楼主| 虫子 发表于 7 天前
ZOE 发表于 2025-4-25 13:11
(˶‾᷄ ⁻̫ ‾᷅˵)意识到了啊,终于

意识到了...到底还是咱哥俩儿关系好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虫部落 陕ICP备14001577号-1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3015号联系我们FAQ关于虫部落免责声明虫部落生存法则社区广场RSS

Build with for "make search easier" Copyright © 2013-2025. Powered by Discuz! GMT+8, 2025-5-2 05:5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