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 生活 Rules & Tips
1. 遵守中国大陆相关法律法规
2. 推崇善意、理性的交流方式
3. 反对无病呻吟
4. 不要轻易对他人的选择下定义
5. 反对性别、种族、职业等歧视
6. 发帖留联系方式请加密 Base64
7. 提倡独立思考,反对无脑跟风

摸鱼随笔 4.19

查看: 8439|回复: 23
2
一身都是月 发表于 2023-4-19 10:56:54
看到虫友有提到,老师讲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个言论,心情百感交集。我想起 13 天前和朋友谈论闹得不愉快的事情。
 楼主| 一身都是月 发表于 2023-4-19 11:00:55
事情的起始是这样的:

13 天前对方给我分享了抖音内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两个评论截图。

然后我忙好工作回复说了:我平时挺喜欢这个句子的,还做过 QQ 和微信个性签名,并且也以此作为标准。

对方讲我,幼稚。这个社会很正常,大家都是正常的普通人,说这些话的人是不正常的。

我回了一句:我尊重你的认知,但是不要改变我的认知,改变人的认知如同挖人祖坟,过程中我始终保持着克制和礼貌。

他又回复我被洗脑的无药可救,十年之后你会觉得你幼稚,被洗脑,是传销,不清醒。

我就回:无情的冷嘲和有情的讽刺相去本不及一张纸,对于周围的感受和反应,又大概是所谓“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我却觉得周围的空气太寒冽了,我自说我的话,所以反而称之曰《热风》。

然后我拉黑了..............
王网友9527 发表于 2023-4-28 17:01:23
你觉得还能够改变,自身也在学习,想为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你的朋友觉得烂透了,无力回天。实际上没有那么好,也没有那么坏,未来都是由现在所书写,只是大多数人都是被动而改变的。
“分享兰教授在全书的结尾所说,生活过得好一点,比大多数宏伟更宏伟。”针对这句话,说的很实际,但是表现得有点唯心了。你的这部分书单只是想表达出你想看看、了解社会ZF是如何运作的,也有点想参与其中的想法,我之前也是这么想的,这部分书我也都看了,由于想看的书太多,大部分都没有看完,不重要,看完也没有多少收获。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必不会从中学到什么,因为这些事情之前就发生过,除非以后不由人来运行社会,终将会是如此发展。对现在的正负不想说什么,是没有办法改变的,正像是一句话,“不换思想就换人”。
学习,积蓄力量,过好生活。
yumoyu 发表于 2023-4-19 13:56:27
如果天空总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觉无力发光,那就蜷伏于墙角。但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也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的人们。我们可以卑微如尘,但不可扭曲如蛆虫。

有的时候不要太纠结了,有些话题不适合朋友间讨论,伤感情却不一定有效果,自己也不要期待改变别人的认知,感觉到这种苗头的时候最好适时停止。
鹿先森 发表于 2023-4-19 13:31:51
以前喜欢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并为此努力。后来发现自己并不是这块料。道义太重了。我也没有铁肩。但我仍然佩服那些为此努力的人。
yuebaiyuan 发表于 2023-5-1 17:04:30
王羲之 发表于 2023-4-29 14:03
这世界本身就很少有东西是绝对客观的,
所以对于人和人之间,能做到尽量共情就可以了,
如果要绝对共情, ...

别,我是说,少批评别人,因为可能以后你知道后面的事情而悔恨,还有我也不赞同中央空调,并不符合我国的玄学(科学的终端为玄学,最近正在学习玄学,嘿嘿)
王羲之 发表于 2023-4-29 10:36:51
你朋友那种人,应该是生活中比较冷漠的人。而这种冷漠的人,未必是生活阅历丰富的人。只是偶尔间被生活伤害到了,然后用一生去疗愈这种伤害。而疗愈的方式,就是关闭自己的内心,变的麻木和冷漠,避免和人共情,也拒绝别人和自己共情。
这种人很可怜
所以,对方讲你,“幼稚。这个社会很正常,大家都是正常的普通人,说这些话的人是不正常的。”的时候
你可以说:唉,你也是个可怜人。罢了罢了。
 楼主| 一身都是月 发表于 2023-4-19 15:32:09
倒不是我被拉黑有生气、纠结的情绪,更像的是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还有就是为什么双方会有没有理由的戾气,甚至我们没有争吵,没有激烈的讨论,这段友情就截然而至。被拉黑之后,我更深刻的意识到:并不是我做错什么,也不是对方做错什么,只是接受的信息不一样,形成的认知不一样。ps,插个话,关于信息差,我在部落里面找到了一个关于信息差的内容,我觉得写的很有道理。信息不对称的 3 大境界
受这次事件影响,我最近添加了一些关于相关的书籍:《置身事内,中国ZF与经济发展》、《转型中的地方ZF:官员激励与治理》、《结构性改革》、《大国大城:当代中国的统一、发展与平衡》、《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繁荣与停滞:日本经济发展和转型》、《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激荡四十年》(合集)。
目前我已读完置身事内。听这本书名,我一开始以为会很枯燥。但是结果相反,这本书的适配人群:学生,或者对我国经济社会感兴趣的非专业人士。兰教授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把枯燥的政治经济理论与现实中的具体事例紧密结合,化繁为简、去芜存菁,帮助我们从热闹、乏味的政经新闻中看出门道、发掘机会。
本质上,我和朋友争论的还是信念问题,没人知道未来会怎样?对未来态度和行为是乐观还是消极?和光同尘,与时舒卷。人如微尘,风雨和光。相信知识储备、能力提升,是我们置身事内的立身之本。时间虽然可以冲淡一切,但掌握的知识总是会在我们的人生征途中熠熠生辉。分享兰教授在全书的结尾所说,生活过得好一点,比大多数宏伟更宏伟。
麦田里的打工仔 发表于 2023-4-19 11:20:17
你们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思维也不在一个维度,其实没必要想着去说服这种人,这样只会让他疯狂,反而影响你的情绪,你就鼓励他相信自己的想法就好了(手动狗头)。感觉现代社会,很缺那种有信仰的人,很多人没有自己的思考,把短视频里宣传的所谓的社会言论和人间经验当成真理,用物质去填补内心的空洞,其实守住自己的内心就好了。
FCLLL 发表于 2023-4-19 11:20:58
一身都是月 发表于 2023-4-19 11:00
事情的起始是这样的:
13天前对方给我分享了抖音内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 ...

题主的朋友看上去像是被现实打败了的人,在互联网上看到太多人间险恶,太多虚假的正能量之后,不再相信任何正向的东西,自以为已经看清了世间一切;而题主更像是那句“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的人,确实现实有很多险恶,希望各位虫友也不要丢掉自己的信仰
许小团 发表于 2023-4-19 16:28:57
一身都是月 发表于 2023-4-19 15:32
倒不是我被拉黑有生气、纠结的情绪,更像的是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还有就是为什么双方会有没有理由的戾气, ...

mark 书单,也刚看完置身事内,在看小镇喧嚣的路上
LKs 发表于 2023-4-19 16:48:07
- 置身事内真的好看。
renai1996 发表于 2023-4-29 09:46:36
在不同时位下使用不同观点叭。
王羲之 发表于 2023-4-29 10:39:55
王羲之 发表于 2023-4-29 10:36
你朋友那种人,应该是生活中比较冷漠的人。而这种冷漠的人,未必是生活阅历丰富的人。只是偶尔间被生活伤害 ...

而在我看来,真正成熟的人,是经历过生活的摧残,现实的打击之后,不仅仅没有变的麻木和冷漠,
而且是用更炽热的态度去拥抱这个世界,
比如说毛主席,比如说周恩来,比如说刘备。
而这些被当时的人当作“英雄”的人,
在当初,也是被孤立,被当作异类的。
这种人有大修为,有大觉悟,有大胸怀。
而这种人,当然不是普通人,也不是正常人
而是超人。
yuebaiyuan 发表于 2023-4-29 11:23:59
王羲之 发表于 2023-4-29 10:36
你朋友那种人,应该是生活中比较冷漠的人。而这种冷漠的人,未必是生活阅历丰富的人。只是偶尔间被生活伤害 ...

我记得有一句话是在了不起的比尔盖茨中出现过,“每当您想批评别人时,请记住,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优势”。还有你并不知道人家具体的经历,并不能贸然的下定义。最后让我最深刻的就是一句话,每个人多少都会在自己的立场上说话,没有绝对的客观,包括现在我们看的所有书,他们都是输出自己的观点。接受不接受就是自己的事情了。说到这个我就想吐槽,现在国外翻中文的书真的差劲,不但曲解意思,还乱删乱改。
王羲之 发表于 2023-4-29 14:03:27
yuebaiyuan 发表于 2023-4-29 11:23
我记得有一句话是在了不起的比尔盖茨中出现过,“每当您想批评别人时,请记住,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每个人都 ...

这世界本身就很少有东西是绝对客观的,
所以对于人和人之间,能做到尽量共情就可以了,
如果要绝对共情,那也未必太圣母心泛滥,
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党同伐异是这个社会的特色。
所以批评人的时候,往往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的
也没必要有什么投鼠忌器。畅所欲言罢了。
人站在自己的立场替自己说话是对的,用别人来警醒自己也是对的。
也许批评来批评去,
或许哪一天就能批评到自己身上从而引发自省了。
王小凡 发表于 2023-5-1 20:34:43
请不要相信胜利就像山坡上的蒲公英唾手可得
新希望 发表于 2023-5-1 21:26:00
一身都是月 发表于 2023-4-19 11:00
事情的起始是这样的:

13 天前对方给我分享了抖音内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 ...

其实,这些认知大家都有,让人不爽的是:一个是站在现实角度上,一个是站在理想高地上,从你的回复看,就是从高地俯瞰人性,而且是对的不能反驳,没人痛快的
 楼主| 一身都是月 发表于 2023-5-5 10:36:56
新希望 发表于 2023-5-1 21:26
其实,这些认知大家都有,让人不爽的是:一个是站在现实角度上,一个是站在理想高地上,从你的回复看,就 ...

............你讲的是对的。我的语气让人不快,可是对方语气何尝又让我爽快呢?这件事情让我深刻认识到,当一件事的讨论上升到了争论,那么就应该停下来了。可是我们没有停止,接下去的过程都已经不再是“讨论”,而更是仅仅为争而争的“争论”了。导致浪费时间,影响情绪,把对方变成敌人,失去了朋友……
 楼主| 一身都是月 发表于 2023-5-5 10:38:59
1989年,捷克知识分子哈维尔等人,在布拉格成立了“公民论坛”,制定8条《对话守则》 [1] ,在街头巷尾张贴,内容是:
1.对话的目的是寻求真理,不是为了斗争。
2.不做人身攻击。
3.保持主题。
4.辩论时要用证据。
5.不要坚持错误不改。
6.要分清对话与只准自己讲话的区别。
7.对话要有记录。
8.尽量理解对方。
双方想要进行有意义的讨论,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理性讨论基本原则”。
Rule 发表于 2023-5-5 16:00:08
我特地去搜了一下,之前在小说里面见到过,此名句出自宋代北宋·张载的《横渠四句》
,解释:为人类社会构建良好的精神价值观;为民众选择正确的命运方向,确立生命的意义;继承发扬先贤即将消失的学问,为后世太平开创基业。从认知角度来说双方不在一个维度,其次认知不够,知识点储备不够,会下意识把直觉当做偏见以观点抒发,没有任何尊重他人喜爱,他认为你喜欢这句话是因为这个社会不正常,大家都是普通的正常人我能理解,但是我不清楚有什么观点去论证说这句话的人是不正常的。所以这是可能是偏见,未经过思考个人观点。这句话的译文是这样说的:读书人通晓万物造化之理,使天道彰显。从物质上丰衣足食,精神上伦理政教,使百姓安身立命。替历代圣贤延续行将绝传的不朽学说,给千秋万代开创永久太平的伟大基业。举个例子,在当今社会,身为中国人,当以为中国人自豪,有国才有家,而非有家才有国。听到这里,认可的人会认可,不认可的会心生反驳观点,因为内心存在一个偏见,这个偏见可能由于自身的环境、认知、能力所导致出现,我在向大众灌输一种观点就是以是中国人为荣,有国才有家,内心偏见产生的观点与我所灌输的观点之间产生辩证,最终没有自身偏见赢了,自身所处的环境影响、个人认知低下、知识量储备低导致不认可的。其实我觉得在双方存在认知差的时候,没必要试着去把对方的认知拉到跟你同一维度。个人拙见。
Rule 发表于 2023-5-5 16:07:37
Rule 发表于 2023-5-5 16:00
我特地去搜了一下,之前在小说里面见到过,此名句出自宋代北宋·张载的《横渠四句》
,解释:为人类社会构 ...

对了,我也可能只看到表面,不过有些东西看到表面也挺好的,知道也需要假装不知道,对于这句话,我是认可具有这种崇高理想的人。
halo,L桑 发表于 2023-5-5 16:45:07
一身都是月 发表于 2023-4-19 11:00
事情的起始是这样的:

13 天前对方给我分享了抖音内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 ...

看过的书和文章让我学了点小知识,分享下希望能相互启发:
1、观念不存在绝对的正确与错误,但存在是否相合,大家能在同一件事上产生相同认知,实在是人生一大乐事,相同认知的点越多就越有共鸣,就是那种相见如故的感觉,反之就有“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分道扬镳。
2、家庭、情侣、父子妻儿、朋友、同事之间,会在不同时间段内有不同认知,不同的认知来源于学识、见闻、思考维度等。他们之间不存在高低恶劣之分,有些人相处起来让你很舒服的人,他们身上具备“向上求索,向下兼容”的能力,保持空杯思维,显得就很像大智若愚。
界明城爱四月 发表于 2023-5-5 17:04:15
《人间正道是沧桑》里瞿恩的话送给你—— “理想分两种:一种是我实现了我的理想,另一种是理想通过我得以实现; 我的理想是第二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虫部落 陕ICP备14001577号-1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3015号联系我们FAQ关于虫部落免责声明虫部落生存法则社区广场RSS

Build with for "make search easier" Copyright © 2013-2025. Powered by Discuz! GMT+8, 2025-5-15 10:4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