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华为的一份内部文件出现在网上。 8月31日,任正非对新员工讲话,透露了一个消息。华为将把所有职位分成三类:职员类,专家类和管理类,每一类都有不同的考核方法。 (1)职员类 主要指后勤人员(比如物业和保安)。这一类人员不用对利润负责,不采用淘汰制,只要适任,可以一直做下去。但是,职级不会太高,收入只略高于社会同类岗位,也拿不到股票和分红。 (2)专家类 主要指所有第一线的业务人员,只要从事具体的业务,就属于这一类。他们的考核标准非常严格,如果解决不了公司的问题,达不到期望,就要走人。 (3)管理类 主要指团队负责人,也就是中层干部。他们采用末位淘汰制进行考核,不管做得好不好,只要处于倒数10%,就被淘汰。但不一定是辞退,可能是换岗,也可能是回到第一线,担任业务人员。 这其实不是新制度,华为一直是这么搞的,只是第一次把它清晰得说出来,明文定为制度。看了上面的介绍,你就知道,华为员工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公司不允许你有懈怠,一旦冲不动,就是离开的时候。华为的工资虽然高,但前提是你必须为公司创造足够的价值来交换,如果创造的价值不够多,对不起请走人。 这样的制度好不好?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它有用。如果华为不这样搞,很可能成不了今天的“巨无霸”。电信设备行业的竞争特别激烈,曾经的全球手机老大诺基亚,据说内部管理很人性化,但是几年之后就破产了。 其他公司看到这套制度有用,会不会照搬过来,都这样考核员工,把利润压力分散到每个人?那样的话,我希望那些公司能明白,华为之所以敢采用这种制度,而不担心吓走人才,原因是它的利润分配向员工倾斜。华为没有外部股东,所有利润都是分配给在职员工的。如果你也要这样考核员工,就请把所有利润也这样分配。
“电信设备行业的竞争特别激烈,曾经的全球手机老大诺基亚,据说内部管理很人性化,但是几年之后就破产了。” 这人大专毕业了么? 1).电信行业:当前,竞争真不怎么激烈,至少和互联网没法比【特别激烈,怎么得出的?】 2).诺基亚成立于1865年,90年代末至2011年,引领手机行业超过10年,2014年,手机业务被收购。今天诺基亚依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破产这个结论怎么得出来的?【据说几年,哪里来的?】 3).是人性化导致诺基亚手机业务失败?那谷歌、苹果、FB....为什么没破产? 4).没有不灭亡的朝代,moto、nokia这种引领行业浪潮的企业,我觉得值得每个IT人尊敬。 5).为996、251呐喊,是你的权利,但是如果本科毕业,连华为都进不去,那是你的悲剧。建议多学习,再来提交issue,确定不是营销号? PS:华为员工平均收入,实际不及腾讯、阿里,但是网上一堆晒富的,是营销所为,还是屌丝暴富?建议华为粉,读一下华为财报:https://www.huawei.com/cn/annual-report/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面对巨额拆迁补偿款都不为所动,就是喜欢这里!
陕ICP备14001577号-1 ⋅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3015号 ⋅ 联系我们 ⋅ FAQ ⋅ 关于虫部落 ⋅ 免责声明
Build with for "make search easier" Copyright © 2013-2022. Powered by Discuz! GMT+8, 2022-7-4 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