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destin 于 2018-4-4 09:08 编辑
###########文末会不定期更新**************2018.4.3更新 小明的微信推文 “”去杠杆“的前世今生,写的非常好。文末附链接。*************
##########################################################2018.3.22更新 《经济机器是怎样运行的》读书笔记 2018.3.23 更新英文版视频
已经半年多没有发文了,趁着刚开学,发篇文章,总结一些这个寒假的关于投资理财学习的心得!
本人24K纯工科男,以前大家给我提起股票,我都是拒绝的,当时认为这玩意就是赌博,零和博弈,没有意思。但是随着我的手头开始有点剩下的钱后,我开始认识到,钱在我手里一直都是在贬值的,我国的通胀比例每年都大于5%,也就是说每过一年,我手里的100元,只能买到前一年95元买到的东西,一年间,钱的账面数额没有少,买到的东西确是在减少。我们作为社会主义的四好青年,一定要让我的钱保值啊,不然,社会主义不退步嘛。基于此,我就在2018年的寒假开始研究投资理财是怎么回事,到今天2018.3.11号,总算认识到社会的财富发展规律的皮毛,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先说一下假期看到资料:
1.清华大学肖星老师的《财务管理与分析》,这门课讲得真好,这门MBA的课程,我这个工科生、财务会计门外汉,竟然完全听得懂。
2.某商学院的视频课程(价值3000+),当时就当听故事而已。
3.大盘K线分析
自己的感悟:
1.收益和风险总是成正比,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
按收益高低排行:
人>股票>债券>银行存款(定期)>现金持有
风险而已,则是反之;
为什么说人是收益最高那,其实可以从两个角度分析,一个角度是投自己,学技术,锻炼能力,获得回报远比一些股权高;第二角度,关于人的风险,20年前,如果我相信马云这个人的话,把钱给他,现在说不定我就是阿里的股东,但是大家也能想到,10年,花钱去赌马云的风险也太高了。但是现在社会上有很多大佬,各种天使基金,都在做这些事啊。
不涉及期货、p2p、贵金属、原油,因 为这些东西存在杠杆,风险我们无法控制,因为不建议参与这些投资。
2.我们的生活永远离不开金融;
3.投资理财小白,可以从基金开始,做投资理财。
4.目前阶段我们可以碰的,就基金和股票,其他尽量不要碰;有用的价值观是做价值投资,不做投机投资;
5.股市是不是零和博弈的问题,短期看是零和博弈,但是从长期看,公司在成长,其价值是在增长的,表现在大盘就是指数的增长,因此不是零和博弈问题。
--------------------------------------------------目前投资的具体建议-----------------------------------------------------------------------------------------------
下面我们说的都是闲钱。
如果我们目前手头有3000元以内的闲钱,可以投资基金,坚持长线投资,也就是价值投资,推荐消费、保险、医疗方面的基金,比如易方达消费、易方达医疗等,这些都是长线会有不错收益的,但是不是非常高,能保证年收益率在10%以上,远高于银行定期存款的1.5%。另外定投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我现在就没有周定投易方达消费的基金(每周投40元),没办法穷,没钱,最多只有40元可以用啊。投资有风险,不可能不亏钱,关键是有好的心态,能接受亏损,时间一长,亏得自然会赚回来的。
注意是闲钱
如果土豪手头闲钱钱多余3000元,可以考虑股票,当然还是坚持长期价值投资,推荐环保、医疗、医药、保险行业的龙头公司的股票,持有2年以上,收益一般会大于30%,,这些公司每年还会分红。因为我是矮驼穷,玩不起股票,就不多说了。
-----------------------------------------------------------最后送上肖星老师的课程和某商学院价值3000+的投资理财课程 ---------------------------------------------
清华大学肖星老师《财务分析与决策》课程视频: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OniroINJOJIYjovooTSsQ
密码:
某商学院的投资理财课程:
因为涉及到商业问题,就不放出连接了,有需要的可以联系我。
需要某商学院的投资理财课程的虫友,请私信我。
-------------------------------------读书笔记------------------------------------------------
书名《做出幻觉,走向成熟》
金融市场中的一些现象:
大师的结局: 为了保护自己的信念,我们只能对一小部分真相视而不见。
冰山原理: 我们不可能认识事物的全貌,那么我们对事物的不完全的认识得出的结论从而得出的信念不过是断章取义罢了!
巨变效应: 当一切都是顺理成章,似乎永远都不会改变时,往往巨变就会随之而来。
很多人都是靠偶然事件走向破灭,而我是靠偶然事件是资本上一个台阶。
恐龙效应:交易者戴上光环与走向陨落,从本质上说是同源的。
钟摆效应:市场上并不存在单次交易的单向真理,市场的真理在概念上都是成对出现的。
高低错觉: 强加给观众一个参照物,那么观众就会得出一个你需要的高低评价
###########2018.3.22更新############
朋友推荐,今天看了《经济机器是怎样运行的》视频短片,感觉讲的通俗易懂,推荐给大家!
视频地址:http://open.163.com/movie/2016/6/I/Q/MBPO9ED98_MBPO9S8IQ.html英文原版视频: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c5ce3295&scene=0#rd
笔记(摘录)
几个核心- 首先交易是经济的核心
- 经济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借贷
- 生产率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 借贷尽量不要去购买消耗品,比如一台电视机
- 杠杆和去杠杆化
- 在经济恢复中的失去的那些年
作者总结的三条建议- 不要让债务的增长速度超过收入——因为债务会把你压垮
- 别瞎借钱
- 不要让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率——因为最终会使你失去竞争力
- 这点有点难理解,但是作者是想让我们尽量干多少,拿多少
- 呵呵,让我想起了炒房、炒股票
- 尽一切努力提高生产率——因为生产率在长期内起得最关键重要
- 想办法干的更好
但是我觉得,这不是保守派的作风吗?从之前的经验来看,
理解过程驱动整个经济的三大动力: - 生产率增长
- 短期债务周期:5-8年
- 长期债务周期:75-100年
由于我们借贷,所以产生了周期,信贷又是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向未来借钱 在一个简单交易模型: 收入 -> 支出 /\ | | V 生产率
这种情况下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生产率的提高,但是一旦有了借贷这个东西就特别有意思了 收入 + 借贷 > 支出 + 利息 > 生产率 收入 + 借贷 -> 支出 + 利息/\ | | V 生产率
你的支出是另外一个人的收入,所以你使用借贷后,支出的钱变多了,那么别人的收入就变多了。整个经济欣欣向荣。 央行可以控制利率可以让人更容易的借到钱或者更难借到钱,那么也就间接的控制了经济发展 通货膨胀更容易产生信贷,那么支出的可以更多,但是销量增长率没有增加太多,那么价格就变高,那么就会产生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会导致经济崩溃,那么这个时候提高利率,可以减少贷款 通货紧缩提高了贷款门槛,借钱的人少,存钱的人多,可支出的变少,价格就变低了,产生经济紧缩,经济活动减少,出现萎靡,这个时候降低利率,周而复始。 进入去杠杆化时期但是这都是短周期的做法。但是随着短周期的不停迭代,到达长期债务高峰,债务负担不断积累,这个时候想到的是把身上的负担减少,那么就会把之前通过杠杆化获取的资产给抛售、或者处理掉 债务负担 -> 进入去杠杆化时期
过程: - 削减支出,出售资产,填补别的窟窿
- 资产减少,信贷消失
- 通货紧缩
- 银行发生挤兑
- 因为卖出,股票大量抛售,价格也暴跌
- 社会紧张
在短期的衰退阶段,可以通过减低利率刺激经济,但是在杠杆化阶段利率接近0,无法再一步刺激经济。 因为负债太重我们需要减少负债 - 减少支出
- 减少债务
- 财富再分配,借钱,想想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
- 发行更多货币
保持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平衡可以和谐的去杠杆化 杠杆化(50年) -> 萧条(2~3年) -> 通货再膨胀(7~10年)
通货再膨胀有失去的10年这种说法。 周期不停的重复。
***********************2018.4.3微信文章 ‘去杠杆’的前世今生。
http://mp.weixin.qq.com/s/UNkQi2lMtV-0_H0cxK9RH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