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 生活 Rules & Tips
1. 遵守中国大陆相关法律法规
2. 推崇善意、理性的交流方式
3. 反对无病呻吟
4. 不要轻易对他人的选择下定义
5. 反对性别、种族、职业等歧视
6. 发帖留联系方式请加密 Base64
7. 提倡独立思考,反对无脑跟风

[随想] 部分佛教寺庙的「破例」

查看: 1835|回复: 9
虫子 发表于 3 天前
上上个周末去了趟青城山后山,下山走出泰安古镇时,发现路边的一个寺院,看着有点点古朴,也就好奇进去看看。

真就只是看看,寺院里的各路神仙我都完全没兴趣,也没有和那些善男信女一样跪拜磕头双手合十行礼。

今天释永信的新闻,倒是让我联想起这个寺院里,大大小小的殿宇,佛祖菩萨神仙的雕像面前都放着一张尺寸醒目的微信收款码。

之所以有点后知后觉的诧异,是因为曾经我去这类地方,常常会被提醒——不能拍照。

原因多种,主要是出于对佛像的保护和对宗教信仰的尊重。还有闪光灯可能会对佛像表面的彩绘或镀金造成损害,而拍照本身也可能被一些信徒视为不敬。

所以最初,佛在我心里是一种「虽然我没兴趣,但我必须尊重」的意象。

但是国内的电子支付太发达了。大家出门都不带纸币了,可这「功德」还是得让大家修起来啊。于是讲究各种清规戒律的一众佛教寺庙,「破例」开通了扫码支付。

现在,欢迎大家进殿打开手机呢。

那个站在观音大殿旁的财神庙门口的和尚,我都没有定睛看清他,只留下他挥舞香火,抡起臂膀,卖力吆喝的粗糙形象。

还有前些年去过的法门寺,乐山大佛...民俗佛教和商业寺庙的各种特质杂交出现在一个寺庙主体身上,让人恍惚。

倒不是反对寺庙商业化,相反,我认为这是必要的,再虔诚的信徒也都是肉身,肚子会饿。比如有些寺庙,经营素食餐厅,卖些法物就挺好。缺点是这些项目相比扫码积功能的收益转化,即少又慢。所以就有了在供奉着佛指舍利的法门寺,因为没买红绳被翻白眼的糟糕体验。

坦白讲,我对佛以及围绕它展开的周边一切事物,都有了自嘲的情绪——我为什么来这里哈哈哈哈...原教旨主义者可能会说,佛在心中,它还是它,没有变。

那就对了,佛在心中,去那些「乌烟瘴气」的寺庙干什么呢?还不是想找个具体的坐标,具体的石像,具体的和尚...让自己「心愿」像那些刻着名字的铁锁一样牢牢地栓在铁链上?

所以佛和它的营造者脱离不开,没有后者,佛的叙事怎么讲下去?

但是这种叙事显然已经普遍世俗化,甚至恶俗化。

准信奉者们不如也像他们一样给自己破例吧——佛在天上,它从不下凡,可能会普度众生,想感应这份教化和超度,不如多抬头看看天吧。
心享焕之 发表于 3 天前
看到你写的这些,想到前段时间有寺庙僧人把信徒送的大米扔了出去,看着佛像前的二维码,这袋大米似乎确实有点格格不入了……

关帝庙门口有两联:居心正直见吾不拜何妨,作事奸邪任尔焚香无益。

楼主文中寺院:入寺支持微信支付宝,不带手机,不愿扫码,休来。
凌飞 发表于 3 天前
仙佛无二心,而人有贪欲
寻仙拜佛缘何故,若有善心自可行善行,何须焚香上祷表迹行
netxiaozhua 发表于 前天 08:13
《金刚经》第26品“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有多少信佛之人佛经未读一字,他们信奉的究竟是何物呢?
 楼主| 虫子 发表于 前天 11:01
netxiaozhua 发表于 2025-7-29 08:13
《金刚经》第26品“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有多少信佛之人佛经未读一字,他们 ...

有人拜佛求平安,有人信佛避苦难,有人向善不名其理...佛可能就是为这些不安和不确定的情绪提供了一个抓手吧。
玄象天玉 发表于 前天 14:36
宗教不可或缺,但不能泛滥放任不管,还是要开启民智
神龙月月 发表于 前天 16:06
佛法是心法。佛教不是佛法
莫憾生 发表于 前天 17:04
大多数人拜的不是佛,拜的都是一己私欲罢了
执笔续写故事 发表于 昨天 15:58
哈哈是末法时代,群魔乱舞的时代,所以不要太讲究,过好自己就行了
永远的星 发表于 昨天 21:32
不太懂现在的佛法,我就知道佛追求的是空,得到的是大欢喜。并不会因此获得利益,也不能求子,更保不住家财健康。我很喜欢这个花花世界,也不觉得众生皆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虫部落 陕ICP备14001577号-1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3015号联系我们FAQ关于虫部落免责声明虫部落生存法则蛙先知RSS

Build with for "make search easier" Copyright © 2013-2025. Powered by Discuz! GMT+8, 2025-7-31 10: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