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 发现创造 Rules & Tips
1. 遵守中国大陆相关法律法规
2. 推崇「哥伦布式」的发现
3. 创造不是复制粘贴,是自我表达

2024 年你都看了些什么书?

查看: 12286|回复: 119
8
 楼主| 青枝 发表于 2025-1-2 14:38:30
voidzen 发表于 2025-1-1 00:10
恩大概理解了,本质上可能我们的关注点不一样... 你提到的应该是比较在意小说的结构,对人物的刻画,这些 ...

的确是关注的点不太一样,我还在混幼儿园的认字,你已经在大学里写论文了。很感谢你愿意在这个帖子里留下你的想法。
voidzen 发表于 2025-1-2 20:13:45
青枝 发表于 2025-1-2 14:38
的确是关注的点不太一样,我还在混幼儿园的认字,你已经在大学里写论文了。很感谢你愿意在这个帖子里留下 ...

=,= 哈哈完全没有贬低你的意思,之前看过一个纪录片,有一阵终南山大火,记者就去采访,有个村民就说,有个人抱着手机去山上看修真小说,其它什么都不干,偶尔下山充电找新小说,然后看了一两年出家了... 对于以上采访内容我不知道真实性,也不知道是去道观还是寺庙了,但我是相信的。我没那么夸张,不过看了几本之后,过了很久,在不断经历学习形成新认认知的时候,感觉确实会有助力,对现实世界固有印象有很大冲击... 当然在别人看来就比较瞧不上的感觉,确实会有这样的感觉,但不算瞧不上,只是与想法不同的人感觉木啥要说的...

补充内容 (2025-1-2 20:20):
额还有以上所有表述,我只是个置身事外的角度,如果要说我什么层次,我估计还没出生呢,千万别给我扣帽子了... 至于我说的那些,不理解才正常...
 楼主| 青枝 发表于 2025-1-2 23:40:12
voidzen 发表于 2025-1-2 20:13
=,= 哈哈完全没有贬低你的意思,之前看过一个纪录片,有一阵终南山大火,记者就去采访,有个村民就说, ...

哈哈毕竟我没看过修真小说,毕竟我也没有顿悟过。你的置身事外的看法我就当是另一种很不同的看法听听看咯,说不定有一天突然会回想起来,啊,有个人之前是这么跟我说来着,原来我当时只是懵懵懂懂,现在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voidzen 发表于 2025-1-8 22:21:38
以上我所有说的也是一时兴起...我也没真正顿悟...太抬举我了,我估计门槛都没入...所有看到我留言的,本质都是有大智慧的暂时处于混沌中的未醒佛,只是缺少一个契机未觉悟而已!不用听我瞎叨叨...
久违的paradise 发表于 2025-1-10 09:19:09
《你缺失的那门计算机课》主要了解电脑基本知识,我觉得大多数电脑使用者都应该看看
https://www.criwits.top/missing/
迷人的小约翰 发表于 2025-1-10 09:51:51
2024看的都得行业相关的专业书
 楼主| 青枝 发表于 2025-1-10 21:46:39
久违的paradise 发表于 2025-1-10 09:19
《你缺失的那门计算机课》主要了解电脑基本知识,我觉得大多数电脑使用者都应该看看
https://www.criwits.t ...

的确需要,搞不好能提高效率
姓C的某人 发表于 2025-1-11 20:35:52
《为什么是中国?》
《苦难辉煌》
《浴血荣光》
金一南这个作者写的很推荐
毛泽东,周恩来的传记
好红啊
 楼主| 青枝 发表于 2025-1-11 22:25:16
姓C的某人 发表于 2025-1-11 20:35
《为什么是中国?》
《苦难辉煌》
《浴血荣光》

好的~
金一南的《为什么是中国》也有不少人推荐了。得去看看。
久违的paradise 发表于 2025-1-14 09:27:09
青枝 发表于 2025-1-10 21:46
的确需要,搞不好能提高效率

确实的,讲了很多东西,都是干货
Joe就是我 发表于 2025-1-15 08:31:35
2024看了这些书:
《洗澡之后》杨绛
《消失的世界》[日本]山田宗树
《三国历史的教训》吕思勉
《人间小虫:虱子、蚊子与萤火虫》王宏超
《再续大明二百年:于谦》孙晟
《秦始皇》[日本]陈舜臣
《人生厨房:阿民奶奶的幸福术》[日本]桧山民
《洪武:朱元璋的成与败》张宏杰
《四十七天:援军明天到达》刘晓
《圣诞忆旧集》[美国]卡波特
《杜甫传》梅寒
《太白金星有点烦》马伯庸
《端平元年:1234年宋金蒙三国的战争、命运与政局》宁南左侯
《东汉的崩溃:西北边陲与帝国之缘边》谢伟杰
《从狗狗那里听来的好故事》[日本]山口花
《我的阿勒泰》李娟
《这不是告别》[美国]蓝波·罗威
《潮汕文化源流》黄挺
《中国人口三千年》葛剑雄
《侯景之乱:六朝的黄昏》[日本]吉川忠夫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认知心理学家解开大脑学习的运作结构,如何更有效地学习与思考》[美国]丹尼尔·T.威林厄姆
《潮汕食话》陈益群
《豆子芝麻茶》杨本芬
《鲁迅讲演录》鲁迅
《食南之徒》马伯庸
《三国配角演义》马伯庸
 楼主| 青枝 发表于 2025-1-15 09:10:26
SeeYou 发表于 2024-12-27 18:32
电子书需要什么格式的?可以分享给你。

补充内容 (2024-12-27 18:54):

开始看这本了,太喜欢了。
 楼主| 青枝 发表于 2025-1-15 09:29:04
Joe就是我 发表于 2025-1-15 08:31
2024看了这些书:
《洗澡之后》杨绛
《消失的世界》[日本]山田宗树

有不少书我都是第一次听,如果看完有哥简单的评价就更好了。书单先收藏在这里。
虫子 发表于 2025-1-16 12:38:28
有一本今年才买的《百年孤独》躺在我的书架上,奈飞的剧看了,很喜欢,有些长镜头印象深刻,比如儿子光着屁股蛋子那一段。书呢,等看过完整的剧集再说吧。

昨夜失眠,思绪乱飘,牵绕上一本体型巨大的书,在确认了书名的一瞬,它便掉落到童年的小学门口。

那是 2002 年的一个夏日午后,校门口熙熙攘攘,中午回家吃过饭的同学们多数都已返回学校,因为还没到开放时间,所以大家都在大门外候着。聊天,打闹,有人练习爬墙技术,有女孩子三五成群在围墙外的大树下玩着拾石子的游戏...我站在门边,握着铁栅栏,时不时回头望向横亘在校门前的马路两端,满心期待。来啦,来啦!我撒开手,如挂在树上的猴子般敏捷地从校门上跃下。

“有 *** 的包裹吗“,我急切地报上自己的姓名。信使刹停自行车,翻了翻跨在后座两侧的绿色帆布袋,抽出了一件体型规整的包裹。对了,就是它。

接过手的一瞬间,我感受到了此前从未有过的分量,因为我知道里面包裹的是一本书,而一本书怎么会这么大?这么重?

这份重大更加激发了我的好奇,而此时周围的同学们也纷纷凑上来,毕竟一个小屁孩收到这样的省外包裹是件稀罕事,甚至有人比我还着急。

”是啥啊?快拆开看看。“
”书,一本书“
”啊?这么大一本书啊“

于是稀罕变成羡慕,我就是在这一众羡慕的眼光注视下,拆开了一本全新的,精装的,全彩印刷的《大英百科全书》。

那个午后,阳光和煦,空气凉爽,伴着微风,校门两侧一排高大的法桐树也善解风情,摇曳着油亮的绿叶,互相拍击,仿佛在鼓掌。

这本 DK 的《大英百科全书》就像一颗信息炸弹,在我们那处相对闭塞的村落,它的每一页文字,每一张配图,都是诱惑。

大概也是从那时起,我对课外读物充满了兴趣,这也导致了某种阅读错位,比如余华的《活着》,是我的初中读物,当时就看得着迷,那个年代的生活图景于我而言,更多是极大满足了猎奇的心理。而生而为人要面对的活着命题,自然因为阅历浅薄而无法体察。初中,高中,不论是自己攒钱买书,还是在书店蹭书,成了我最如饥似渴的阅读时光。甚至当我如今再路过依旧活着的那些书店,站在马路对面,透过玻璃橱窗,就会有一团身影依靠在书架旁,画面不是 4K,安静得没有任何 BGM,只有自成天地的纯享。

现在呢,我那读书的功夫已经废掉了许多,不怎么读书,但还是会时不时往书架上添几本书,看着它们被分门别类地摆在那儿,感觉就很好。

我喜欢纸质书被摆放在家里的感觉,绝然不是出于博个「书香门第」的美名(何况这个词让我感到一丝老气横秋),而是从中偶尔还是会唤起曾经读书的那份饱满的生命力,让一个逐渐电子阳痿,读书阳痿的人获得心灵的安慰。除此之外,也有一些「技术性」的因素,比如将其视为一种对抗推荐算法下的信息流的常备武器,不用真的拿起武器,只需它们整齐摆放着,就会成为视觉上对手机、电视等各种信息接收平面的弱化。
 楼主| 青枝 发表于 2025-1-16 17:13:48
虫子 发表于 2025-1-16 12:38
有一本今年才买的《百年孤独》躺在我的书架上,奈飞的剧看了,很喜欢,有些长镜头印象深刻,比如儿子光着屁 ...


《百年孤独》这本书还可以读很多遍,睡前的每个夜晚都可以拿来翻一翻。你不必在意那些魔幻的情节,也不要把那些魔幻的情节代入自己现在的生活。都说觉得一本书写得好是因为读的过程中跟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但是这一部太不同了,代入,只会让自己与作者越走越远。很多人拿起这本书又放下的原因在此,而不是所谓的绕来绕去的人名。

我现在能读晦涩难懂的书,也能读百年孤独这样别人望而却步的书,是因为这两年转变了观点,人不能一直呆在舒适区,读书也一样。只有接触新的类型,触碰全新的领域,才会有新的收获。

再说回这本书。人的孤独是相通又孤立的。比如,一个跟我不同时代的拉美作家写出来的魔幻写实小说里有太多情节,我似乎都经历过。比如人名绕来绕去,我的父母互相称呼对方用的是我大姐的小名。小时候爸爸喊一声,我总在想他喊的是我姐姐还是我妈妈。

再比如处理香蕉公司工人暴乱事件一下子就让我想起前不久刚看完的邓小平时代里的学潮情节被阉割。这个科技发达,号称公平民主的时代,有些历史要么被篡改,要么干脆被禁止记录、传播。多么魔幻~

再比如,我第一次在室外见到平底起的三层高楼,我一直在想的一个问题就是人究竟怎么才能爬到那么高的地方去,我那时候不知道建筑物里有楼梯这个东西存在。有了这层经历,马孔多的居民在面对新事物的表现就很好理解了。

我要接着去读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其他作品,再去读福克纳,再去读海明威。我要像上校做金鱼那样去读这世界上能抓住得每一本书。我知道我的终点是死亡,人的生命是一场轮回,这不妨碍我用我的方式在这个魔幻的世界生活。

以上是第一次读完《百年孤独》的感想。
 楼主| 青枝 发表于 2025-1-16 18:06:08
虫子 发表于 2025-1-16 12:38
有一本今年才买的《百年孤独》躺在我的书架上,奈飞的剧看了,很喜欢,有些长镜头印象深刻,比如儿子光着屁 ...


居然有人能把拿到纸质版书的喜悦心情描写得这么好,搞得我也很羡慕呢,想在那个年纪,有这样一本书。

一直以为我是初中认识了LXQ和LWL以后才开始看课外书的,但细想来其实不是。五年级的语文老师在学校边上开了一家书店,一开始只是卖参考资料的那种,刚好就在我五六年级的时候,设立了阅览室,而且是免费的。很多很多历史原因导致我很怕小学老师的,那个语文老师也不例外,何况他还因为我粗心打过我。但是为了去他的免费阅览室,我克制住了对他的恐惧,猫在阅览室的一角阅读,内心一直祈祷不要遇上他,但有一个周末还是运气不太好,遇到了他,并且眼神对上了。啊,现在想起来还能记得当时的心情。

每个人成长过程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境遇,以前我一直觉得自己不够幸运,直到后来长大,才发现自己已经足够幸运。当时觉得倒霉透了的境遇,后来才发现也是人生经历中很宝贵的一摸色彩。好在,阅读的习惯一直都在。初中可以从别人堆在垃圾的书中捡书读,朋友的书包里,隔壁哥哥手里的书,姐姐教室的图书一角,高中的图书馆,大学的图书馆以及毕业以后终于可以自己买书,看电子书。无数个开心、伤心的晚上,我都是在阅读中慢慢平复了自己的心情。

至于书的种类嘛,至今一直很杂。 初中经常混到姐姐(那时候她高中,学的文科)教室的图书一角去看书,那时候看了《安娜卡列宁娜》《复活》《雾都孤儿》《大卫科波菲尔》《简爱》和《初恋》,还有韩寒的《零下一度》《三重门》囧,当时能读懂什么呢,只是囫囵吞枣读完罢了。记得有次英语课偷偷看书,被老师抓包了,手里的那本《初恋》还被英语老师收走了,奈何那本书还是借的,课后厚着脸皮找老师要回了书~~高中看了什么已经忘记了,好像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就是在高中看完的。大学为了方便借书,去图书馆兼职做图书整理员。看得书就更杂了,开始接触三毛、王小波、张晓风,有阵子还迷海岩,把海岩的所有小说看了个遍,回想起来,那时候真的如痴如醉,有书看的日子就好像踩在云朵上一样。

近几年有意识地做总结,看完每本书逼着自己写点东西,同时,也不想自己一个人闭门造车,想多一点沟通,所以才在这里尝试着发了一个帖子,没想到收获了不少好书推荐。如果可以的话,我想每年都来这里记录、交流至少一帖、关于读书。
虫子 发表于 2025-1-16 22:58:44
青枝 发表于 2025-1-16 17:13
《百年孤独》这本书还可以读很多遍,睡前的每个夜晚都可以拿来翻一翻。你不必在意那些魔幻的情节,也不要 ...

看你说到晦涩难懂的书,我就想起《追忆似水年华》。只读了几十页后然后送给当时陪我一起读的朋友了。

此前我对这本书完全不了解,只听那位朋友说这本书算是最晦涩的文学作品之一,光是注释就占了三分之一。但是又特别耐读,细腻的意识流表达,让人不自觉地想细品。不知你是否看过?

 楼主| 青枝 发表于 2025-1-16 23:36:47
虫子 发表于 2025-1-16 22:58
看你说到晦涩难懂的书,我就想起《追忆似水年华》。只读了几十页后然后送给当时陪我一起读的朋友了。

此 ...

你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十年前第一次看的时候同样被它的晦涩难懂劝退了,囧~不知道现在翻起来会是什么感觉,今年再尝试一次,等我回访啊~
 楼主| 青枝 发表于 2025-1-16 23:39:03
你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十年前第一次翻开这本书,同样被它的晦涩难懂劝退了,囧~今年捡起来,再次尝试一下,等我回访啊。
 楼主| 青枝 发表于 2025-1-17 09:09:12
虫子 发表于 2025-1-16 22:58
看你说到晦涩难懂的书,我就想起《追忆似水年华》。只读了几十页后然后送给当时陪我一起读的朋友了。

此 ...

看了个开头,同样因为晦涩难懂,那时候还觉得翻译得很生涩,放弃了,今年我再尝试看,等我回访哈哈
虫子 发表于 2025-1-17 10:01:57
青枝 发表于 2025-1-16 18:06
居然有人能把拿到纸质版书的喜悦心情描写得这么好,搞得我也很羡慕呢,想在那个年纪,有这样一本书。

一 ...

我觉得读书呢,杂食是必要的。虽然只读某一类书,可能会有刷抖音小红书那种停不下的舒适感,但可能也容易导致疲劳。

你回忆的这些书,大体上我觉得还都是文学类,还可以再杂一点哈哈,比如我看过的,Google 搜索的创始人吴军写的《浪潮之巅》《数学之美》,还有前年别人推荐我买来看完的《独裁者手册》,个人觉得都值得一看。前者大概是「让爱搞对立贴标签的文科生和理科生」闭嘴的作品;后者则是和书架上紧挨着的《秦制两千年》一样,对统治的有力解构,为屁民提供了统治的「方法论」,也算是一种 ZZ 祛魅哈哈。

看你的书评感想,如沐春风,感觉很棒。特别是能将作品和自身阅历的对照,就是读书的一大乐趣。王国维有个读书三境界的表述,保守妄下个结论:你至少在第二境界了。能读到你的文字也是一种幸运,期待你的 2025 读书分享。
 楼主| 青枝 发表于 2025-1-17 11:40:41
虫子 发表于 2025-1-17 10:01
我觉得读书呢,杂食是必要的。虽然只读某一类书,可能会有刷抖音小红书那种停不下的舒适感,但可能也容易 ...


我发现用手机登录发表的回复,会被审核以后才能回复成功,昨晚试了两次,以为网络原因,没回复成功。

22年复盘的时候,发现我读的95%都是文学类的,可能是工作比较费脑子,有意想挑点轻松的来调剂。这两年有意识地在调整,24年看的《叫魂》是我以前不会翻开的类型,看完以后对清朝的统治有了新的认识,真的是一本被书名耽误的好书。

今年的交流贴很开心,明年会如期而至。
虫子 发表于 2025-1-17 11:52:46
青枝 发表于 2025-1-17 11:40
我发现用手机登录发表的回复,会被审核以后才能回复成功,昨晚试了两次,以为网络原因,没回复成功。

22 ...

23:30 ~ 7:00 时间段发表的内容会进入人工审核通道,跟设备无关。
依路向北 发表于 2025-1-20 23:34:14
青枝 发表于 2024-12-30 15:28
想听听看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的感想,因为我不喜欢刘震云,这本书我迟迟没有翻开,我看豆瓣评分9.1
...

刘震云的我感觉很通俗,但是我个人可能比较肤浅吧,没读出来里边的真谛。

遇见你之前,是因为一直想读英文小说,培养下英文阅读,看傲慢与偏见感觉太深了,然后就找了这本。先看了电影,对小说的情节有了大概的了解,读起来就觉得相对轻松一点。
依路向北 发表于 2025-1-20 23:35:50
青枝 发表于 2024-12-30 11:42
1、小说类的,如果人物关系复杂,快要捋不清的时候会捋一下,这个是自己找张纸,画个关系图的那种
2、正 ...

嗯嗯,读后感好多年都没写了,可能这就是我读完没有什么收获的原因吧
依路向北 发表于 2025-1-20 23:38:26
青枝 发表于 2024-12-27 15:32
《没有神的所在—私房阅读金瓶梅》侯文咏
这本有没有电子版可以分享,或者你看的是纸质版的书? ...

z-library 可以下载
 楼主| 青枝 发表于 2025-1-21 15:46:33
依路向北 发表于 2025-1-20 23:34
刘震云的我感觉很通俗,但是我个人可能比较肤浅吧,没读出来里边的真谛。

遇见你之前,是因为一直想读英 ...

英文版的推荐你去看哈利波特啊,扇贝读书有1-7,我马上要读完第7本了,每天一章,前前后后差不多看了4年。我觉得挺适合初读英文原著的选手。 下一本打算读《绿山墙的安妮》
 楼主| 青枝 发表于 2025-1-21 15:48:23
依路向北 发表于 2025-1-20 23:35
嗯嗯,读后感好多年都没写了,可能这就是我读完没有什么收获的原因吧

一开始就要求自己看完随便写两句,慢慢养成习惯就好了。 写的时候不由自主会思考,只要有了自己的思考,就总会有点收获的。
 楼主| 青枝 发表于 2025-1-21 15:49:08

有个小伙伴分享了,我已经看上了嘿嘿
王网友9527 发表于 2025-1-24 16:19:44
哈耶克作品集:通往奴役之路(完)/自由宪章(完)/致命的自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虫部落 陕ICP备14001577号-1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3015号联系我们FAQ关于虫部落免责声明虫部落生存法则社区广场RSS

Build with for "make search easier" Copyright © 2013-2025. Powered by Discuz! GMT+8, 2025-5-2 08: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