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 学途 Rules & Tips
1. 遵守中国大陆相关法律法规
2. 反对成功学和贩卖焦虑
3. 推崇求真的治学态度和经验

探讨王阳明,交流生活百态

查看: 2710|回复: 36
黑凌天 发表于 2024-10-24 10:03:26
有时候非常羡慕孔子和他的学生们、王阳明和他的学生们,有问题就去探讨,互相成就,一起成长的状态十分难得。我们身处以往圣人的后世,守着其绝学,面临着不一样的处境,有着多多少少一样和不一样的问题与困扰。欢迎大家在此贴下交流探讨,无论是生活中的难题,亦或是读书时遇到的疑惑,又或是心中的解不开的结,都希望你在这里或者在别处找到答案。
cress2002 发表于 2024-10-29 19:01:03
知与行,是不可能不合一的,任何人都在合一,任何时候也在合一。
你找不到任何一个人,知与行是不合一的。
我的“知”是贪,我的“行”就会占小便宜;我的知是“善”,我的“行”就会帮助他人。
这才是王阳明。

因此,知行合一,它根本就不是讨论的要点,它是讨论的前提,是个公理。
致良知,才是王阳明鼓励我们追寻的。
 楼主| 黑凌天 发表于 2024-10-24 18:12:46
kowalski 发表于 2024-10-24 17:25
“自己的行为和现状与自己的认知一致才可以”
步入社会后,越发发现社会上,行为超过认知的人比比皆是, ...

既然有此清晰的认知,您想要改变使得自己的行为追上自己的认知,那边去积累、去行动;既然觉得接受信息但是却无处分享,那便去分享、去输出。虚无感和无力感倒是多余的,恕我直言,我认为可能您所谓的自身认知并未超过您的行为,不如静下心来,读一下王阳明吧,了解一下什么是真正的知行合一。所谓虚无感和无力感、低迷状态不过是自己内心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而已,您还需要致良知。
优惠券就是好啊 发表于 2024-10-24 12:25:04
安于此生 发表于 2024-10-24 12:17
王阳明书籍推荐哪个?想了解一下。
还有就是一个内向的人如何走向外向

传习录就是王阳明的经典。不过你可以先从王阳明的一生经历开始了解,先了解他这个人,再去阅读他的书籍。
安于此生 发表于 2024-10-24 12:17:29
王阳明书籍推荐哪个?想了解一下。
还有就是一个内向的人如何走向外向
kowalski 发表于 2024-10-24 13:11:30
虚无感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会产生,有什么意义。
 楼主| 黑凌天 发表于 2024-10-24 13:20:52
安于此生 发表于 2024-10-24 12:17
王阳明书籍推荐哪个?想了解一下。
还有就是一个内向的人如何走向外向

1.如三楼所说,关于其生平其实随意一本都可,我当时读的是“千古一人王阳明”,后来还读了王阳明全书,内容其实相差不多的,毕竟写的是一个人的生平。传习录就像论语一样,记载、体现了王阳明的思想,建议细读、做笔记,尤其是对于你有触动的点。
2.从内向走向外向,这个是自从我在高中是发现自己性格有问题后就开始下决心走的一条路。经历了从高中宿舍一共四个人,三个人都针对我,经过我的努力又把他们变成哥们的过程。大学依旧有转变,但是我自己还是不满意,不爱凑热闹,应该是所谓的能量比较低吧,但是还是在校园里有三两个关系好的人。然后从工作开始,才有了相对明显的转变,在第二份工作时我已经可以发起集体活动,第三份工作时大家都认为我外向了。现在这份工作,我从外向到和很多人关系都很好,到现在又转为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其实不用强迫自己和很多人关系都好,我变得相对成熟。我关注开始家人、和自己的感受,对于其他同事,保持相处不尴尬,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不在乎自己讨厌的人。碰面也不刻意躲闪了。。。。。。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有一点,只要你下了这个决心,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标准去做就好了,自然会有你想要的结果。
kowalski 发表于 2024-10-24 13:24:17
“锚定机制:人们通过权力机构、宗教仪式、法律秩序、道德伦理等集体主义支柱,这些支柱使得人们能活在高度相似的价值观或理想之中,例如那些创造一番事业的人被偶像化,成为大众追求事业的锚,又或者一个人到了一定岁数被认为应该谈婚论嫁,这些看起来不断重复且刻板的事物,并不只是纯粹对社会文化或秩序的盲从,是构成了社会的顶层构造,然而这些事物迟早都被人民看透其虚构和冗余,人们就会用新的片段去取代他们,例如经济下行和政治动荡导致极右翼政治团体的兴起,地缘政治冲突、逆全球化、全球变暖等外在冲突议题成为到社会秩序的锚定物,如果缺乏这些,人们就陷入社会秩序崩塌的虚无主义危机,而锚定物或多或少构成了当代的激进政治的元素,提倡强烈的社会变革;”
 楼主| 黑凌天 发表于 2024-10-24 14:06:35
kowalski 发表于 2024-10-24 13:11
虚无感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会产生,有什么意义。

从你自身的具体事上说,你是什么情况下产生了虚无感?什么样的虚无感?没有大量的样本调查统计,单拿出来讲对你没有什么意义的。
kowalski 发表于 2024-10-24 15:21:48
比如说:"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 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一旦被国家、社会,企业,组织,家庭拿捏到你“为什么而活”,是不是就可以让这个个体忍受任何苦难。
比如说,企业认识到你必须需要这份工作,则可以让你忍受加班,情绪价值剥夺,心智的打压等等。
所以,当个体认识到这点,产生对“意义”与“价值”的不认同与不争取,就会对生活对社会,产生无力感,个体本身产生虚无感。
 楼主| 黑凌天 发表于 2024-10-24 16:25:56
kowalski 发表于 2024-10-24 15:21
比如说:"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 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一旦被国家、社会,企业,组织,家庭拿捏 ...

首先这段话我看不出来这是您想探究自己的事,对自己的工作不满、又或是对社会不满。。。您想表达的是您得赚钱养家,但是又觉得赚的少,对社会现状的不公平表示不满而产生了深深地无力感,因此怀疑人生的意义,所以才产生了虚无感是吗?
这里,我先说说我的想法,人是一种自洽的生物,需要自己的行为和现状与自己的认知一致才可以,如果认知失调,即无法自洽的话,就会滋生很多不满、怨气、自责等想法。
您可以尝试读一下王阳明(包括传习录),解决一下自己实际的问题。如果您能静得下心来,还推荐您读一下《瓦尔登湖》,希望能给您多一种看待生活的视角。这里我再摘抄一两段《瓦尔登湖》的句子送您:“大多数人都默默地过着一种绝望的生活。说白了,所谓听天由命就是深深的绝望。即使在人类游戏和娱乐的表象之下,也同样潜藏着一种被模式化了的来自潜意识的绝望。虽是娱乐,但因为娱乐总在工作之余,所以他们并不能得到真正的欢乐。唯有智者,他们是不去做绝望之事的。”
“我发现做短工是最自由的职业了,因为你只要工作三四十天就可以挣出一年的花销。而且太阳一下山,工人就结束一天的工作,剩下的时间他就可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儿了,丝毫不受工作的限制。而他的雇主却整天打着赚钱的小九九,一年到头连歇脚的功夫都没有。”
kowalski 发表于 2024-10-24 17:25:38
黑凌天 发表于 2024-10-24 16:25
首先这段话我看不出来这是您想探究自己的事,对自己的工作不满、又或是对社会不满。。。您想表达的是您得 ...

“自己的行为和现状与自己的认知一致才可以”
步入社会后,越发发现社会上,行为超过认知的人比比皆是,而封闭自我认知超过行为的人也不在少数,并不为人知。
而认知超过自己当前行为,并认识到自身行为在当前现状即为较优解的情境下,又受限于当前情境和状态的限制,会引发个人情绪持续性低迷。
个人的思考认知、学习,依托互联网新媒体,足不出户但思绪万千。
接纳并包各路消息的同时无处分享自身的结果,造成一种无序无果的虚无感。
心学,讲心识别万物,遵从天道,讲知行合一,讲良知。
但是在宇宙级别体量下,目前人类个体能产生的任何识别都无足轻重,而落入集体社会中又将踏入无尽的疲乏与虚无,
当你作为一颗棋子,你要有棋子的思维。但是棋子也会有棋手的思维,也可以有棋盘的思维,或裁判的思维更或者观战者,记录者的思维。
你不该说,作为一颗棋子,你不能看到棋盒外的世界,你不该管棋手下一步的操作,不去整体考虑棋局的状态等等。
但是,这又有何用,无法改变的本质是,你是“棋子”,因为出了棋盘你什么都不是。
lalala143 发表于 2024-10-24 20:22:33
黑凌天 发表于 2024-10-24 18:12
既然有此清晰的认知,您想要改变使得自己的行为追上自己的认知,那边去积累、去行动;既然觉得接受信息但 ...

您说的有道理,向内探索自身,不管是认知自身还是改变还是其他学识或者强身健体之类的,让自己变得更好。
而且不管是环境,自己、世界、周围的人、都是不完美的,应该说没有所谓完美或者不完美,这样的标准都是都是变动的,跳出这个框架,去改善自己。
纵然外界变化多端,也要修善自己,这不是跟别人对比,也不是想要获得成功,也不是有没有意义,只是我想就这样慢慢的改变自己

自己一点浅薄的感受,但自己还无法做到这些,慢慢来
大方无隅 发表于 2024-10-24 22:45:43
无法探讨,对于你们的长篇大论,我不得不在网页上让 AI 进行总结。另外,阳明心学主旨就是为了让人能够行得正、做得对,存天理、去人欲,少存一丝贪念。从格物(事物本身存在的真理,即为格物格之正意正理。从此知上对自身善恶之意、人欲之意等一切不符合真知之理上去格正其理,而非你所带有自我认知所谓的那个理)致知,心即理、到知行合一,存天理、灭人欲,事上炼,致良知。从正己之理,再到由心之行的那一刹那间(如儒家讲的仁、佛家讲的怜悯之心,真善之心。但若因其他原因而没有去做,这就是良知,心里的真理被覆盖掉了),知与行的本体知行合一(也为从心发出的一刻,即为知行合一,要知道脑子和心是两码事,脑子知了,心不一定从,这叫知行不一),所以不断地需要从做事中,一步一步地让自己的内心能够达到存天理灭人欲的一种真知真我的一种境界,才能继续做到致良知的真善美的崇高境界。

但是阳明心学及其现代意义又是什么呢?了解到这些对自身又有什么样的帮助呢?

希望能从自身不良嗜好以及做事过程中到底因为哪些行为导致了什么样的后果去思考,不学阳明心学人为欲之体,学了阳明心学心与理合一,特此也需要大量社会实践参考,做事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做自己。
大方无隅 发表于 2024-10-24 22:50:55
大方无隅 发表于 2024-10-24 22:45
无法探讨,对于你们的长篇大论,我不得不在网页上让 AI 进行总结。另外,阳明心学主旨就是为了让人能够行得 ...

语言表达不太好,但是大致意思可以明白,另外可以从《论语》中参考现代社会以及旧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制度,礼仪,以及家国君臣之道,方可之道阳明心学在人生中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不做事,但凡一做事就要从人欲,天理上去让自己的善恶天使去打架,当然很多人都是顺从自己私域的一方,因为如今社会大多如此。
大方无隅 发表于 2024-10-24 22:52:43
黑凌天 发表于 2024-10-24 16:25
首先这段话我看不出来这是您想探究自己的事,对自己的工作不满、又或是对社会不满。。。您想表达的是您得 ...

这段内容首先表达了对提问者状态的一种猜测,认为提问者可能因对工作、社会现状不满而产生无力感和虚无感。接着阐述了人是自洽的生物,行为和现状应与认知一致,否则会产生不满等情绪。随后推荐提问者阅读王阳明的作品和《瓦尔登湖》,并摘抄了《瓦尔登湖》中的两段话。第一段话指出大多数人过着绝望的生活,智者不做绝望之事;第二段话对比了短工和雇主的生活状态,强调短工相对自由。
大方无隅 发表于 2024-10-24 22:55:17
kowalski 发表于 2024-10-24 15:21
比如说:"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 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一旦被国家、社会,企业,组织,家庭拿捏 ...

很像当今社会中的大多数人“空壳人”,没有自己,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家人,以后全部付诸在了都不想去做的事情之上,但是这些世俗之事又难以逃脱,难道不是空壳吗?
这段内容表达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清楚自己活着的目的,就能够忍受各种生活困境。然而,当国家、社会、企业、组织或家庭掌握了这个人活着的目的后,可能会利用这一点让个体忍受各种苦难,比如企业知道员工需要这份工作,就可能让员工忍受加班、被剥夺情绪价值和遭受心智打压等。当个体意识到这种情况后,对生活和社会的“意义”与“价值”产生不认同且不再去争取,从而对生活和社会产生无力感,进而使个体自身产生虚无感。
Weather 发表于 2024-10-25 08:01:02
kowalski 发表于 2024-10-24 17:25
“自己的行为和现状与自己的认知一致才可以”
步入社会后,越发发现社会上,行为超过认知的人比比皆是, ...

是这样的,但认清生活的本质后,依然要勇敢前行。
 楼主| 黑凌天 发表于 2024-10-25 08:56:16
lalala143 发表于 2024-10-24 20:22
您说的有道理,向内探索自身,不管是认知自身还是改变还是其他学识或者强身健体之类的,让自己变得更好。 ...

从自己现在正在做的事开始,事上炼
 楼主| 黑凌天 发表于 2024-10-25 09:03:02
大方无隅 发表于 2024-10-24 22:45
无法探讨,对于你们的长篇大论,我不得不在网页上让 AI 进行总结。另外,阳明心学主旨就是为了让人能够行得 ...

您可以探讨自身的事情即可。
阳明心学无非就是“致良知”,三字足矣。学习其意义在于自身的修行,让自己达到内心平和、没有诸多困惑、欣畅和悦的境界。类似于指导思想那种感觉。
我的上一篇帖子也有您的身影,可见您对此是感兴趣的,从头读一下王阳明、传习录吧。欢迎探讨。
AAA星辰大海 发表于 2024-10-27 18:13:07
虽然我没有读过传习录,但是对于有好奇心的外行,我比较推荐B站UP主“一杯氢气”,有两期专门讲王阳明的,也有讲其他诸子百家的,真的很推荐!
 楼主| 黑凌天 发表于 2024-10-28 08:56:02
AAA星辰大海 发表于 2024-10-27 18:13
虽然我没有读过传习录,但是对于有好奇心的外行,我比较推荐B站UP主“一杯氢气”,有两期专门讲王阳明的, ...

我用了快进的方式快速看了一遍那两个视频,说的还可以,尤其是开始将观花的故事那里,我倒是突然明白了一点当初没通的东西。但是其余皆可以不看,推荐回归书本,回归传习录,你自然就会明白我所说。看了这个视频后就像没看一样,但是你看了书以后就不会是这种感受。
寄生虫 发表于 2024-10-28 10:23:35
当局者迷,自己通过做什么能知道自身处于什么状态()呢?
一语呢喃 发表于 2024-10-28 13:44:57
刚开始看不懂,慢慢得到一些感悟
 楼主| 黑凌天 发表于 2024-10-28 13:46:16
寄生虫 发表于 2024-10-28 10:23
当局者迷,自己通过做什么能知道自身处于什么状态()呢?

去局外。刨除你情绪上的感受,去看待你所在的这个局。参考相同的事件,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儿的。
 楼主| 黑凌天 发表于 2024-10-28 13:47:50
一语呢喃 发表于 2024-10-28 13:44
刚开始看不懂,慢慢得到一些感悟

越看感悟越多,时间越久感悟越多,甚至你能从各种地方都可以得到类似相通的东西
寄生虫 发表于 2024-10-28 14:40:51
黑凌天 发表于 2024-10-28 13:46
去局外。刨除你情绪上的感受,去看待你所在的这个局。参考相同的事件,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儿的。 ...

明白你的意思,我也是这样思考的,时间持续很久了,好几年了,感觉太累了。
 楼主| 黑凌天 发表于 2024-10-28 17:34:41
寄生虫 发表于 2024-10-28 14:40
明白你的意思,我也是这样思考的,时间持续很久了,好几年了,感觉太累了。 ...

心有不甘和怨气,就会很累。你的知和现在的行(现状)不匹配了,所以觉得很拧巴。其实想不累也只是一念之间的事情,去看透彻吧,想想你到底想要的是什么,该放下什么,该拿起什么,想清楚了你就轻松了。
Knight_Hart 发表于 2024-10-29 10:41:15
一开始了解到王阳明是看《明朝那些事儿》了解到的,但是那时候网购还没流行,书店里关于王阳明的书很少,先看的《传习录》,但是年龄太小,古文基础差,之后看的陈来的算是稍微入门。后来陆陆续续看了很多,也是学着王阳明学儒学,出入佛老。在之后,印象比较深刻的关于王阳明的书就冈田武彦的《王阳明大传》和熊逸的《王阳明:一切心法》,写的还是比较客观。
这十来年的王学爆火,感觉有点过度神化了,特别是很多国学骗子借着教授心学敛财,相关的书也是层出不穷。而现在很多学王学的人也都是带着功利性的目的当作成功学去学,感觉就有点背道而驰了。
 楼主| 黑凌天 发表于 2024-10-29 13:17:44
Knight_Hart 发表于 2024-10-29 10:41
一开始了解到王阳明是看《明朝那些事儿》了解到的,但是那时候网购还没流行,书店里关于王阳明的书很少,先 ...

不必吃别人咀嚼剩下的,可以再看《传习录》,有不通之处可以再去参考其他人的解释,相信您还是会有收获的
寄生虫 发表于 2024-10-29 13:59:50
黑凌天 发表于 2024-10-28 17:34
心有不甘和怨气,就会很累。你的知和现在的行(现状)不匹配了,所以觉得很拧巴。其实想不累也只是一念之 ...

你说的很对,能想通很难,能放下更难。感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虫部落 陕ICP备14001577号-1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3015号联系我们FAQ关于虫部落免责声明虫部落生存法则社区广场RSS

Build with for "make search easier" Copyright © 2013-2025. Powered by Discuz! GMT+8, 2025-5-1 23:1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