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最近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研讨会,在整理综述的时候发现一位 40 多岁自称教授的参会者身份有问题。因为他的发言内容质量不高,知网搜不到任何论文,网页上被爆出来这是个骗子(但是浏览量非常低)。 由此我通过蛛丝马迹在网络搜索、联系相关单位核实(只有一所高校开始重视起来,因为他们已经接到过好几次核实)发现近年来他利用各种假冒身份参加了全国很多高校的学术会议,甚至还有ZF组织的学术研讨会。他的微信朋友圈也全是开会的消息,有一种微商感。 我想提醒大家,如果组织研讨会一定一定要核实清楚不熟悉的参会者身份,避免影响学校声誉。这次我们中招也是因为他之前一直说不确定参不参加,直到最后一刻才说要来,并且没有提供单位的知情同意书;当然也有我们工作上的疏忽。所以大家一定要警醒点,避免上当。此外,我在做研究的时候还遇到过冒充名校博士到处敛财的。 ——@PETD亚洲善待导师组织 Weibo
我本科生时期参加过一次我们学校组织的社会学年会,是国际会议的性质,第一天发现一个外国青年小哥挽着一个异常时髦的女伴出席,第二天他拿着那个女伴的名片找我,说让我翻译一下她的职务职称,我一看发现写的是“xxx美甲经理”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虫部落 陕ICP备14001577号-1 ⋅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3015号 ⋅ 联系我们 ⋅ FAQ ⋅ 关于虫部落 ⋅ 免责声明 ⋅ 虫部落生存法则 ⋅ 社区广场 ⋅ RSS
Build with for "make search easier" Copyright © 2013-2025. Powered by Discuz! GMT+8, 2025-5-2 0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