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 发现创造 Rules & Tips
1. 遵守中国大陆相关法律法规
2. 推崇「哥伦布式」的发现
3. 创造不是复制粘贴,是自我表达

我的原创读书笔记:聊聊信息论和信息检索

查看: 12445|回复: 25
10 3
宋胖子 发表于 2017-6-22 15:46:19
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让心灵着迷而陶醉的是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今天和大家聊聊信息和信息检索。

说到信息检索,就不得不谈到信息。那什么是信息呢?这就不得不谈到一本信息研究领域的奠基之作《信息论》。今天我想和各位老师聊聊这个信息与信息检索,和大家说说这本信息论,并根据自己的工作,谈谈信息检索的一些体会和心得。

一、信息与知道

(一)可能性空间
世界上许多事物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的,是事物发展的初期,他们往往有多种发展的可能性,由于条件,但更多是纯粹机遇的关系,最终才沿着一个特定的方向发展下去。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可能性空间,事物具体发展成为可能性空间的那一个状态,要看条件而定。战国期间的杨朱:“歧路之中,又有歧焉”,这应该可以算作中国古人最早发现的“事物可能性空间”这种展开方式。生物进化也是生命可能性空间的展开。

(二)可能性空间与“知道”
1、“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对该问题的深刻思考有这么两次:一次是2000多年前。庄子和惠施得“观鱼之乐”第一次对“知道”本身发出了疑问。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第二次是香农大师石破天惊的“信息论”。
香农将知道定义为:人获得信息的过程。怎样才能“知道”就是信息怎样传递、怎样获得信息的过程。绝大多数情况下,“知道”是一个可能性空间变小的过程。比如,“我看见西湖边站着一个小嫚” ;“我接到了一个电话,有个妹子明天来找我” ;“天气预报说,明天要下雨” 。这都是获取信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事物变化的可能性逐渐在缩小,最终会停在某一个状态。但我刚才说了,绝大部分,而不是全部。也就是说平常所说的“知道”并不局限于可能性空间变小这一过程。比如,青岛市地震局最近预报,近期青岛市南区可能有地震。原来青岛人知道这一段时间脚下的大地变化的可能性状态只有一个“不震”。但发布地震预报后,使得知道的可能增加到两个,“可能震”与“可能不震”。在这个“知道”的过程中,青岛人头脑中关于事物变化可能性空间不是变小了,而是变大了。因此:严谨的“知道”,其定义应该是头脑中关于事物变化可能性空间变大或变小的过程,从个人可统计的经验看,“知道”是可能性空间变小的过程。今天和各位老师所说的知道、信息、检索都是指可能性空间变小的过程。


2、信息量与比特
互联网时代,各位老师肯定都接触过类似术语“比特”、“128G”、1024T等等,这些单位是什么意思?这些单位表示信息量的大小。信息量的度量是基于概率思维。概率是用来表示各种可能性实现的机会大小的一个量。把必然发生的事件的概率规定为1,把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件的概率规定为0。这样就可以通过概率来严格的计算信息量的大小了,实际的计算中,没有这么复杂,可以直接简单的用可能性空间的变化来度量信息量。
举个例子,我去某公司找紫妍,紫妍所在公司一共1000人,我从门卫大爷哪里获得一个信息:“紫妍在财务办公室”。这句话让我获得多少信息呢?可以用可能性空间的缩小来衡量。我们假设财务办公室100个人。没有获得到这个信息前,对于我来说,紫妍所处的可能性空间是1000;获得这个信息之后,紫妍所处的可能性空间是100,那么获得信息为100/1000等于1/10。一般不直接用十分之一来表示信息量,而是用十分之一的负对数,即-log(1/10)=log10。为什么用负对数,为了好算。这种表示方式可以将多次获得信息量相加,总而获得总的信息量。比如来到财务办公室前又获得一个信息,紫妍在靠窗的那一排(假设靠窗的一共10个人),二个信息使得可能性空间缩小到10/100,两次获得信息总量,是我知道紫妍在公司的可能性空间的总变化为:10/100 乘以10/100等于1/100。负对数可以将两次的信息量直接加总,等于log100。用负对数表示的第二个好处是,获得的信息量总是正的。如果可能性空间没有变化,获得信息量为零,如果可能性空间扩大了,信息量为负值。此时人对某件事比较确定的认识就会变得模糊。实际应用中,一般以2为底的负对数来计算信息量,单位成为比特。

(三)信息传递与庄子观鱼

从数据到信息,一个关键的属性区别就是信息的可传递性。信息传递有几个重要的环节,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收者。传递就是指信息源和接受者两个系统之间的联系。是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的影响。庄子观鱼的争论本质上是信息传递问题。惠施认为:人不是鱼,人不能知道鱼是否快乐。也就是说鱼是否快乐是不能作为信息来传递的。庄子抓住了惠施的一个观点,并将其推而广之,即如果鱼是否快乐,不能作为信息传递,那将意味着任何事件都不能作为信息传递,惠施和不可能知道庄子是是否知道了。
信息传递是传递物质还是传递能量?都不是,信息的传递是指可能性空间缩小的过程。信息源发生的确定性事件是它的可能性空间缩小了,经过传递,这种缩小最终导致信息接受者可能性空间的缩小。信息的传递,传递的是可能性空间的变化。

庄子和鱼

庄子和鱼



二、信息存储、信息检索

(一)信息不是客观存在

信息只有在传递中才有意义,离开了信息源、通道和接受者之间的联系来谈信息是没有意义的,研究信息就是要解决客体与人的主观认识主体之间的传递过程,不能脱离主观主体来谈信息。
从认识论的角度而言,信息不是纯粹的客体,而是主观主体和客观认识对象的桥梁。任何信息经过人的思维都会被变换,切不可把人的头脑加工的,带有主观色彩的信息与所发生的客观事件混为一谈。举个例子“哥廷根心理学会议村夫实验”。四十个富于观察力的心理学家云集在西德的哥廷根开会。忽然,一个村夫冲进会场,一个黑人紧追而入,后者手持短枪。两个人当众搏斗起来,忽然听到一声枪响,两个人便一道跑了出去。这紧张的一幕只延续了二十秒钟,给目睹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会议主持者提议每个与会者立即写下目睹记。其实,这件事是假扮的,不过是一次实验。整个过程都有摄影可资核对。科学家的观察力向来比较精确。但是,在交上的四十篇报告中,错误率之高是惊人的,只有一人的报告错误少于20%,有14篇错误率达20%-40%,有25篇的错误在40%以上,有50%以上的报告掺杂有臆造情节。
(二)信息存储
信息存储是一个信息源形态的变换过程。举个例子,A表示信息源,B表示信息的保存方式,C表示信息的接受者。三者分别包含以下可辨别的状态:
A={a1,a2,…..an},其中a表示杂谈共和国发生的各种绯闻B={b1,b2,…..bn},其中b表示各种记录啊,语音,回议录,历史书籍和文物的可辨状态C={c1,c2,…..cn},表示某一位微信群历史学者头脑中关于杂谈群的各种知识。
这位历史学者如果就在今天的杂谈共和生活,可以通过A-C信息传递过程获得关于杂谈共和国各种事件的知识,建立A和C的对应关系,这个过程叫变换LAC。如果这为历史学者生活在2070年,杂谈共和国A已经不在了,他想通lac过程获得信息显然不可能,但存在着另一种A-B的过程,存在着可辨别的状态B,A消失了,B一直保存下来,如果建立B和C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位历史学家也可以获得关于A的知识。但这个过程要分成LAB和LAC两个阶段。而B就是对信息源A的保存,信息的存储就是LAB这样一个变换过程。如果仔细琢磨一下,会发现信息存储有许多特点。
(1)B不是A,可以是跟A完全不同的东西,但B的可辨状态一定要有稳定性,而且保存的比A时间更长。(2)B只反映了A的某一个侧面。或者某一部分属性。A的可辨状态可能还有无穷个变量,处于几乎无穷大的可能性空间,B只是包含几个有限的状态而已。(3)要是的存储下来的信息可以被利用,必须了解对应关系LAB和LBC。平时我们常说的记忆,就是反应这两个过程。
存储信息和存贮物质不一样,存储实物需要保存无穷大的信息;但存储信息,信息量总是有限的,它指储存了实物信息的极小一部分,当然也是对我们的认识来说,有用的那一部分。
 楼主| 宋胖子 发表于 2017-7-19 14:20:06
聊聊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

司马迁说,《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历来对这十五个字的解释,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历史发展论、历史循环论、有说是黄老之言,有说是儒家见解,还有说儒道混合论。今天我想和大家说一说我比较赞同的一个观点:他来自已故的历史学家朱维铮先生,当然中间有我的一些解读,给位群友自己分辨吧。


一、成一家之言
   
这句话没有争议,就是表明太史公要通过一百三十篇来表述自己对历史的独特见解,也就是不同于古往今来各家各派的历史见解。当然,主观抱负和客观结果会存在距离,自以为独特创见,其实端出一盘炒冷饭或一碗羊杂汤的例子,也不胜枚举。司马迁的一家之言有没有实现呢?来看看两外两句。总体而言,司马迁企图“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目标,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这部史记说出了一部分规律,即有成一家之言的部分,也浆糊论证了一些命题,没有成一家之言。

二、天人合一的筐与司马迁的思想之剑究天人之际,字面理解,就是天人相合,即人道和天道总是一致的问题,这并没有解决其内涵,必须在刨根问底。通古今之变,就是要洞晓历史的变化规律。这两个祈使句,是反命题,这是针对一个重大命题而发出的。这个重大命题自以为已经证明了“天人合一”的秘密,即历史的基本规律是不变。这个命题今天看来荒谬,在中世纪的中国真的存在,而且是统治学说的核心概括。这就是董仲舒的“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司马迁的反命题,明确表达了他反对董仲舒的这一观念,而且要用历史来证明,天在变,道亦在变。仅仅就这一点,司马迁足以使他的历史理论,成为不同于皇帝出面强迫独尊的那种董仲舒之学的一家之言。但是司马迁的这个反对一向,终究是意向,他的究天人之际,等于默认了“道之大原出于天”,他要洞察的古今之变,不得不在“天人合一”的框架里打转,最终不能真正成为一家之言。三、究天人之际
以董仲舒为代表的西汉儒学,提出天人关系问题,企图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当作统一体进行考察,是有一定的雄心壮志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特殊规律,但人类既然生存于自然界中,其社会规律无论如何特殊,也总是自然界总规律的一部分。问题不在于希望发现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一致性,而在于不能用臆造的所谓规律强加给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中世纪的意识形态汉代的天人合一意识形态是什么样子的呢?简单说有这么几个特点:
   
1、天是个大杂烩。融合了孔子的天命说,墨子的天志说,邹衍的五德始终说。这个天有形体,通过一年的日月四时五行显示自己的摸样,并按照这个模样造人,五脏比五行,四肢合四时,365根骨头合周天之数(实际瞎扯淡,实际成年中国人和日本人有204块,欧美206块)。这个天还闹情绪,春暖示爱,秋清示严,夏温示乐,冬寒示哀。这个天还喜欢分尊卑上下,阴阳之道安排人间秩序。简称中世纪的等级制度,是天所注定。顺天应命,老老实实就没事儿;敢不忠不孝、得罪君父,必定获罪于天。已有违反天道的,老天爷就发怒,降罪。

2、天道不变假说。这个暴脾气的老天爷,绝对不允许人们改变他的道,即中世纪君主专制的等级秩序,它只允许一种变,那局势失道之后变回不变状态。即世界永远不变,无所谓古今区别。即人类历史的永恒规律就是不变,而且就用这一套说辞给构建起来了。今天的我们,很难想象还有这种比粗陋不堪的人神混同说教更浅薄的意识形态学说,可是这种学说就是中世纪的指导思想,当作教条强迫人们信奉。(二)太史公的质疑司马迁博古通今,几乎研究了当时多有的学问,他不可能信封如此拙劣的说教。因此他提出道到底是变还是不变的问题,一点也不奇怪。他说“太史公推古天变,未有可考于今者”。即古代所谓灾异,在现代自然现象中都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例子,人间历史也不会重复。这就是明确反对董仲舒的天不变,道亦不变。此外司马迁也对天道赏善罚恶的说教提出了质疑。伯夷叔齐,可称善人,但被饿死。盗跖,虽为恶人,竟以寿终。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文章盖世,孔子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钓于渭水。颜渊命短,殊非凶恶之徒;年长,岂是善良之辈。尧帝明圣,却生不肖之儿;瞽叟愚顽,反生大孝之子。)如果天是历史的主宰,怎么可能所行与人们所说的天道完全相反呢?可能的答案:有人格意志的天不存在,天无时无刻不在操纵人事的理论也站不住。(三)天文历算学家司马迁司马迁除了是历史学家,还有一个身份,他是天文历算学家,正是源于这个身份,才是解开“天人之际”的钥匙。中世纪的中原王朝,对于社会生产和政治生活有重大关系的历法,同天文学尤其是行星天文学的研究息息相关。当时的农耕社会,对于天体运行的观测精密与否,主要是对日月五星的视运动周期的观测精密与否,直接关系理发的周密成都,而历法的误差,又会引起农业生产,宗教生活和思想状况的混乱。这一屡试不爽的现象,使司马迁相信天人之间存在着相关律。他希望找到这个相关律,并且自以为找到了,这就是以数位表现的天运。“夫天运,三十岁一小变,百年中变,五百载大变;三大变一纪,三纪而大备:此其大数也.为国者必贵三五.上下各千岁,然后天人之际续备。”在对《史记》的研究论著中,这段话就没人搭理过,而朱维铮老师认为这恰恰就是“究天人之际”的出发点和归宿。解开了这个,也就明白了司马迁的史学思想。在众多学者中,有一个人注意到了这句话,并解开个其中的秘密,这个人就是李约瑟教授,他利用自己丰富的天文学知识,在他的成名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天学册,全面解析了这段话。古代中国的历法啊,是阴阳合历。计算季节循环的回归年长度是365.24219天,而古代宗教、政治和日常生活又都很重视朔望月。一个朔望月的周期是29.2305879天。两个一除,一个回归年等于12个朔望月,还余10.8751352天。但是阴阳合历所依据的俩周期不能整除啊,这怎么办?于是就确定朔望、节气、设置闰月,就需要精密的观测日月五星的视运动数据。在进行复杂的计算。古代的是以管测天,以晷测月,以沙计时,观测技术落后。这导致历法误差非常大,运行一段时间就会对不上了。这就需要重新协调、使两个周期大致吻合,以满足中世纪王朝指导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这就是改正朔。李约瑟参考的资料是周髀算经、淮南子和史记天官书,基本把司马迁奉命制造历法的过程和算法给还原出来了。“夫天运,三十岁一小变,百年中变,五百载大变;三大变一纪,三纪而大备:此其大数也.为国者必贵三五.上下各千岁,然后天人之际续备。”五百载大变,就是指约举一会513年。三大变一纪,约举三会即1539年为一统的成数。三纪而大备是指各种周期的最小重叠周期4617年。国者必贵三五,即特别重视三个五百年大变周期。这是与汉代天文学家观测五星的视运动周期有关。土星和木星每隔59.5779年回合一次,这就是干支60周期具有合理性的根据。木星、土星、火星每隔516.33年回合一次,这就是《孟子》五百年必有圣人出的周期。三十年一小变,太初改正朔,改奉土德。土星的周期正好是29.46年,这正是三十年一小变得来源。
 楼主| 宋胖子 发表于 2017-6-22 18:10:20

(原创 )不是问题的问题 -啥是客观实在?之二

(三)科学家们对客观实在性的看法下面介绍科学家对客观实在性的看法。

1、量子力学与客观实在性

(1)量子力学之前,唯物主义是科学基础在量子力学出现以前,科学所持的是一种唯物主义的哲学观。这种看法认为,所谓的客观实在是存在的,那个客观规律也是存在的。这种思想也可以说起源于16世纪。在那个时代人们发现,在认识事物的认识过程当中,人的心智经常出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培根本人就提出了一个认识的根本原则,也就是,检验人的思想是否是真理的唯一的标准,就是要看它能与经验事实相符合。在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那里,也提出过一些类似的观点。真理就是与各事物之实必相符合。这种观点实际上都是基于一个共同的前提,就是存在一个独立于我们认识之外的真实的外部世界。

(2)量子力学动摇了唯物主义观可是,这种观点到了上个世纪20年代之后,也就是量子力学出现之后,在科学界就开始动摇了。科学家们发现,那种基于直观常识的唯物主义居然解释不了电子奇怪的行为。,在牛顿经典力学那里,一个物体的位置以及它的速度都是可以被测量出来的。也就是物体的这些特性都是具有确定性的。可是在微观世界里,如果我们能够测量出电子的确定位置,那么,我们就无法测量出电子的速度,反之也是如此。如果我们能测量电子的速度,就无法测量电子的确定位置。物理学家对于电子的这些奇特行为进行了这样一种解释:当人们观察电子的时候,总是存在电子的微小的干扰,这种干扰对宏观物体来说就不会有影响,但对电子来说影响就显著了。物理学家们的这种解释,出了这么一个问题:也就是,当人们还没有观察电子的时候,去谈论电子是什么是毫无意义的。物理学家们的这种观点,明显地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也就是说,电子之所以具有某种确定的性质,是因为我们观察到了它,而不是说电子本身就有这种确定性。量子力学的这种主观唯心主义的立场,遭到许多持唯物主义立场的物理学家的反对,爱因斯坦就是坚决的反对者。爱因斯坦认为,我们是不能放弃外部世界存在客观性这一哲学基础的。从上一世纪70年代开始,物理学家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这些试验的结果,都支持主观唯心主义的立场,爱因斯坦的那种唯物主义的立场被宣布是站不住脚的。或者说,科学家们为了保全科学大厦不被颠覆,最终不得不放弃了唯物主义的立场。

(3)量子力学与客观实在性的反思量子力学所持的哲学立场,带来了整个科学思维基础的混乱,这是多么微妙的讽刺啊。我们说,现在科学是实证科学,所谓实证科学就是要用实验事实来证明科学的理论和观点。我们前面说过,科学的这一立场,是从16世纪以后,一直是近代科学的基础。可是,试验来试验去,却把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给否定了。那么,科学的基础都被摧毁了,科学的结论还有什么正当性和合理性可言呢?科学可以说是人类目前找到的认识世界最好的工具。量子力学的结论,否定了世界是存在着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种根深蒂固的信念。我们在前面说过,千百年来,人们秉持着这么一种信念,相信者存在一种独立于人的主观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性。人们曾经把它称为逻各斯,本体,理念,物自体。人们去探索它,追寻它,去认识那个所谓的真理,经过了多少的艰难和曲折,我们人类的文明才进展到今天的这样一种状况。可是在上个世纪,物理学家告诉我们,所谓的客观实在性不过是古老的梦幻而已。你们应该从这个梦幻中醒来,假如人们接受了物理学家的这种观点,会产生怎样一种后果呢?人们会认为,世界原来是这个样子的,世界只是凭我的感觉而存在,那么,也就无所谓真和假之分了,也就无所谓善和恶之分了,我认为什么是对的就什么是对的。在这里,我们发现,科学的发展,与我们常人的理性之间产生了巨大的鸿沟。无独有偶的是,在上个世纪,当哲学按照自身的轨道行进到极致的时候,先后出现了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哲学,这些思想都是对现代理性的一种批判和结(解)构。它们都指向一个共同的对象——虚无。
麦兜咕噜咕 发表于 2020-1-4 01:02:59 来自手机
初步看完,写一些自己的看法。假定A这一信息源是真的,没有经过任何修改,本身就是无穷大的信息。而B只是记载了A中的一小部分,这一小部分的信息因为某种原因被保留下来或者因主观感受而被记录下来,其中虽然刚开始这一小部分的信息是真的,但由于叙述者、记录者或外界因素,难免会有失真。这其中“质”已经发生了改变。最后还有被C这部分人看见,由于不同人的理解力有所不同,他们从这小部分信息中收获也不同。那这还有真假可言吗?看完这篇文章,让我明白“真消息虽然之前存在过,但真消息未必是我们所需要的。假消息难道应该遭人反感吗(这里的假消息有一定的前提条件,有时假信息也是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动力来源)?在这时判断消息的真假已无多大作用。重要的是不管信息真假,在这时我统称它们为“信息”,而不用真假来区分,只要它们可以促进社会往好的方向发展,那这些信息是真的有用。”
 楼主| 宋胖子 发表于 2021-6-29 15:25:06
麦兜咕噜咕 发表于 2020-1-4 01:02
初步看完,写一些自己的看法。假定A这一信息源是真的,没有经过任何修改,本身就是无穷大的信息。而B只是记 ...

您的理解是正确。
关于信息,目前的理论研究或者常识理解,存在诸多的误区。
我在文中所举的还是文史哲的例子,如果是自然科学的例子,自然科学的信息,我想大家可能就更加抗拒了
 楼主| 宋胖子 发表于 2017-7-19 14:20:23
(四)究天人之际的成与败司马迁通过历法的研究,旨在给自己的历史观,寻找一种自然史基础。他考察“天运”,基点在自然界在变,这个变服从于数的支配,于是自然有变化规律便可得出。他分析天数,主要是说明日月五星的运行,在时间上空间上严格遵守一定秩序,掌握这个数便可对天运知往占来,于是自然规律的可知性就可得出。这一点就是司马迁不同于董仲舒“天不变”神秘主义论的依据
   
但是在读天官书,那还总占星术的味道仍然难以消除。司马恰作为天文官掌管了当时最新的天文气象学的成就,然后一旦面临对这些资料进行理论概括时,可以看出他受孔子定数论和阴阳五行说的深刻影响。他力图在证明天在变,但又力图证明这个变只能是宇宙和谐系统的表现。司马迁所描述的和谐途径,正是地上的秩序与天上的投影。西汉王朝的政权结构和政治生活,在司马迁的天体结构里统统由对应的表现。在司马迁新画的那一副天人合一的图景中,天变有两种,一种是和与常规的变,一种是脱出常规的变。后一种变才意味着和谐遭到破坏,因而就得十分注意他们预兆着人间有什么灾异发生,以设法顺应和挽救。这就又回到了占星术,司马迁的利剑终究没有刺穿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司马迁终究没有摆脱占星术的迷信,把寻找自然变化的规律,同巩固专制秩序的意向连接在了一起。

四、通古今之变
下回再说
2017 发表于 2017-6-25 12:54:16
楼主谈信息论,史哲都用到了,还涉及量子,不简单,哈哈。
书子 发表于 2017-6-23 08:11:42
我擦,楼主的修为感觉登峰造极了:):)
劳什子 发表于 2017-6-22 21:37:19
solini 发表于 2017-6-22 20:22
好奇楼主学什么的?
虫子该是纠结的...

纠结要不要删帖,还是删了两个,合并了一下
劳什子 发表于 2017-6-22 19:38:52
我在想 虫子是不是会比较纠结∠( ᐛ 」∠)_
 楼主| 宋胖子 发表于 2017-6-22 18:08:59

(原创 )不是问题的问题 -啥是客观实在?之一

关于客观实在性的一点看法

今天来和大家交流一个哲学话题,或者叫哲学术语——客观实在性。今天的交流,主要从三个层面和大家交流。一是不同人群对客观实在性理解的差异。分别介绍我等常人口中的客观实在性;哲学家所说的客观实在性;以及科学家所说的客观实在性。二是当代人对客观实在性的看法,主要介绍现代科学家和哲学家对客观实在性的一些反思及新认识。三是对今天客观实在性的交流进行了一个简单概述总结我们先来看第一部分:不同人群对客观实在性的看法。

一、不同人群对客观实在性的看法

(一)我等常人的看法我等常人对客观实在性的看法非常简单,就是认为独立于人的主观意识之外的客观世界。比方说,这座山它实实在在的在这个地方,是种客观的存在,昨天你去杀了人,是不容置疑和否定的等等,至于什么是客观,什么是实在,什么是存在,什么是独立于人的主观意识之外,这些概念,在常人们看来,都不会去思考,这一切都是不证自明的。可以说,这一切都是可以根据常识去判断和理解的。承认存在一个客观存在的世界,承认存在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承认存在一个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在一个常人看来,是一个判断人是否神志清醒的标志,因为在我我等常人的眼里,客观实在性,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主观意识的。所以,我等常人就可以据此形成辨别常人是非的标准,从而形成这个有秩序的社会。我们常把客观性、公正性挂在嘴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比如张三昨天杀了人,是个客观事实,是不容否定的,要判他的刑。假如某一天,我们被告知,所谓的客观实在性根本不是你所想像的那回事。比如你昨天去聚餐吃的那块肉,根本不是你大家看到的那个样子。再比如,昨天张三杀人那回事,那只不过是我们大家共同的错觉。如果这个世界是这样子的,那么,我们的心智就会完全地错乱,我们不知道到该如何思考了。我们也不知道该如何去生活了。一句话,常人们认为,客观世界、客观事实是不容置疑的。

(二)哲学家们的看法接下来介绍哲学家对客观实在性的看法。西方、印度和中国的哲学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不尽相同。1、西方哲学家眼里的客观实在性(1)认识论体系形成之前对西方哲学而言,在认识论体系形成以前,从古希腊开始,西方人就认为,存在着一个所谓的真理,这个真理它隐藏在事物表象的背后,这就是从古希腊开始的本体论。在这种观点看来,形式背后包裹着质料,表象背后隐藏着实体,而这种实体又被一个形而上的本体所决定。所谓的本体在西方人那里,叫做罗格斯,叫做理念,叫做上帝,叫做物自体。在西方人看来,这些东西虽然超出人的经验的范围,但它依然可以依靠信仰,依靠存在的自明性,依靠逻辑推论,认识上的一种真实性可以成为我们可以把握的对象。一句话,这个本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在西方人那里,是不容置疑的。现象界之所以有一种客观实在性,源于本体具有客观实在性。(2)认识论体系形成之后但是,西方哲学发展到认识论阶段以后情形开始有所变化。除了唯物主义比较乐观地认为在人类出现以前,所谓的客观世界就存在着以外,西方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发现,事情远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乐观。主观唯心主义发现,人没法离开自己的经验,没法离开自己的感觉来谈论所谓的客观世界。因此,没有人能从逻辑上证明,我们所说的那个客观世界独立于人的感觉和意识之外而存在的。就是说,在西方哲学家那里,关于什么是客观实在性的问题,不再是靠本体论的那种靠信仰所获得的自明性,靠逻辑推论所获得的真实性了,这个问题开始成为问题了。这里,我们顺便做个说明,所谓主观唯心主义,它起于笛卡尔所开创的心物二分的二分论思想。这个思想它的前提第一个是心,第二个是物,就是说,在相反的唯物主义者看来,这个世界存在着一个认识的主体,也就是笛卡尔所说的那个“心”,同时还存在一个被认识者——“物”,主观唯心论者并不否认人之外存在着一个所谓的世界,只不过不像唯物主义那么独断,那么乐观。它只是认为,我们无法断言我们所谈论的客观实在性能够独立于人的意识和感觉而存在的。这就是关西方哲学家关于客观实在性的传统看法。2、中国本土思想家在历史上对客观实在性的看法接下来我们介绍中国本土思想在历史上对客观实在性的看法。所谓中国本土思想不包括佛教,佛教是外来的。中国本土自己的思想可以说从来没有坚实的认识论基础。比如说,像西方,从古希腊就开始追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月亮不会掉下来,而苹果就会掉下来呢?这种问题,在中国古人那里是没有追问的必要的。中国古代的理性,都基于一个前提,也就是人之常情,人之常理,天然地合理,常识是不需要怀疑的。基于常识去解释是别的东西。所以在中国古代的思想里,客观实在性属于不容置疑值得的问题。比如,以周易为例。杨振宁说,周易的思维方法是归纳,中国的本土学者认为,周易的思维方式是类比,但是,不管是归纳还是类比,他们都必须承认,被思考的对象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容置疑的。(1)道家的看法对于中国道家而言,老子说,吾不知其名,强制之曰道。庄子说,我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在道家看来,所谓叫道的终极真理,只不过是人在自己的认识还无法即达之处而采取的强制性命名。虽然道家早就认识到,世界的无限性与人认识能力的有限性是不对称的,世界溢出了了人所认识的范围。但是,道家对世界的客观实在性并没有提出质疑。(2)儒家的看法对儒家而言,孔子说,惟天为大,畏天命,知天命,在他的眼里,也没有质疑过这个“天”的客观实在性。在后来的董仲舒以及朱熹那里,同样也没有质疑过这个世界的客观实在性。中国人实际上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的。3、佛教对所谓的客观实在性的看法下面我们介绍印度人对所谓的客观实在性的看法。印度的佛教否定所谓的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实在性,一切存在都是依主体而立的,是没有自性的。中观佛教,它就认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在中观佛教世界观看来,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自有的,它们都不能脱离人的主体而存在。而人所要做的就是认识到整个世界的存在实际上就是佛教所说的空。如果人的心智能够体悟到这一点,就可以达到了中观佛教所说的完美的世界也就是佛的境界。此外,大乘佛教里边的唯识宗是中观佛教的进一步发展,它主张万法为是,同样是把世界建立在主体之上,然后才进一步证明它是无自信的空幻。也就是,这个世界没有独立的客观实在性。上面是哲学家对客观实在性的看法。

(三)科学家们对客观实在性的看法下面介绍科学家对客观实在性的看法。见 之二
 楼主| 宋胖子 发表于 2017-6-22 17:46:09

一本书的读后感《悲壮的衰落》风云时代出版社(原创)

重返宏大的历史视野

读了金观涛先生为《悲壮的衰落》重新所写的导言,我的内心翻起滔天巨浪,视野被拓展的无远佛届,突然有一种很深的感触,原来历史还可以这样解读。金观涛先生在导言中沿用在《历史的巨镜》中那样锐利而深邃的笔触,将轴心文明在长程历史展开中的动态画卷进行了精准刻画,透彻而清晰,读完有醍醐灌顶之感。近日读到一篇文章,作者在慨叹当下思想贫乏之余,也不无调侃的说如今具有原创思想的思想者可能不会超过5人,我当时心想,那金观涛先生肯定是其中一个,今天读到这篇导言,再次让我肯定了自己的判断。

就历史理论而言,本书提出三个研究方向。

一是用自组织原理探讨文明的起源,特别是去发现超越部落社会跨地域古代国家产生的机制;二是研究文明演化的模式,用系统论中类似超稳定机制解释古埃及文明相对于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停滞性,并回答古埃及文明衰亡的原因;三是问古代文明冲突(古埃及文明在罗马冲击下灭亡以及对罗马文明的反作用)给人留下什么教训。

近二十年来由古气候学和用DNA追溯现代智人起源方面革命性的发现,现代智人如何在十几万年前在非洲起源沿着海岸线扩张到全球的图画已经清晰展现在我们面前。但古代国家如何形成仍然在黑暗中,至于第二或第三个研究方向,涉及宏大历史叙事和史观,感兴趣的专家更少。虽然在1990年代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引起社会普遍关注,但很少有人把古代文明冲突和今日文明冲突联系起来考察。

在某种意义上讲,上述三个问题只是被悬置,甚至被遗忘而不是被解决。根据今日对历史哲学的态度,读者或许会安慰我,这种努力是否有意义,取决于整个理论是否完美,而不是它和历史事实吻合的程度。本书重新开启了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作者从轴心文明假说切入,详细分析了不同价值系统与社会行动互动所呈现的不同模式。

一、文明灭绝与轴心文明假说为何古埃及文化会灭绝?而另一些宗教和文化(如基督教、佛教)却不会在社会组织解体时消亡呢?西方学术界大多用轴心文明实现了超越突破来说明这一点。轴心文明假说最早是由雅思贝尔斯提出,它有如下几个要点:第一,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间,存在于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明中发生了一次革命性的变化,魏尔称之为理智的、道德文化和救赎的宗教的诞生,它被广泛的称为超越突破。超越突破也可以称为有终极关怀的文化的出现,它有追求知识、对一神的皈依、寻求解脱、以道德为终极价值四种不同类型。围绕着一种超越突破可以形成一种或者几种终极关怀,超越突破构成文化进一步发展的轴心。这一历史时期也称为轴心时代。他们认为,正是基于轴心时代超越突破,我们今天所了解的有信仰,有正当性观念(或道德感)的人产生了,经过超越突破的文化(或宗教)就是高级文化。第二,那些没有实现超越突破的古文明,如古巴比伦文化、埃及文化、虽规模宏大,但都难以摆脱灭绝的命运,成为文化的化石。第三,轴心时代所产生的因不会随社会组织解体而灭绝,故它可以成为孕育更高级文化价值系统的蛹体。西方现代价值(如工具理性和人权观念)是由古希腊超越突破和希伯来型超越突破相互结合并经过创造性转化而成。每当人类社会面临新的危机或新的飞跃,都必须回顾轴心时代的价值创造。让文化再次被超越突破的精神火焰所点燃。轴心文明研究的宗旨在于搞清楚宗教和文化在社会演化特别是现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同韦伯典范以及有关西方现代价值起源的研究存在着联系,自20世纪60年代,它引起了西方社会学家的注意,1970s,1980s年代,以史华慈和艾森斯塔特为首的一批社会人文学者对这一专题进行了数次大讨论,形成了文明动力学的历史社会学新分支。根据史华慈的说法,超越是指退而瞻远,张灏将超越定义为发现现实世界之外的终极真实,它可以凌驾于其他领域价值之上,但是人如何能退而瞻远呢?什么时现实世界之外的终极真实呢?又如何让她凌驾于其他价值之上形成具有终极关怀的文化呢?再次基础上,金观涛先生提出的定义是社会组织解体时,人不得不从社会中走出来,寻找独立于社会组织的价值目标。价值就是人对于对象的主观评判,该评判决定了人对评价对象的态度和行为模式,例如规定了人对有关对象注意还是轻视,接纳还是拒绝等。用系统语言讲,价值规定了人和对象是否时耦合的和耦合的方式。正是通过价值系统把人耦合起来组成社会,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对他人行为(或评价对象)的评判标准(就是价值)是来自于群体的,或者说时社会性的(即它不是可以独立于社会组织有机体而存在的)只有原有文化解体,人被迫从社会中走出来寻找价值时,被找到的评判标准才可能时不依赖于社会的(或者说可以先于社会而存在的)。人追求价值可以用意向性(意志)指向价值目标表示。当这一价值目标时不依赖于社会有机体的独立存在时,就构成了超越突破。该过程一旦实现,其他社会价值就可以建立在这一价值上面或者处于对该价值的反思即笼罩之下。超越突破发生以后产生四种轴心文明,每一种轴心文明的展开呈现不同的社会演化模式。中国的动态停滞模式,印度的静态停滞模式,古希腊罗马的进化模式,伊斯兰的飘变模式。

这四种模式的展开,请等我第二篇读书笔记。
 楼主| 宋胖子 发表于 2017-6-22 17:57:18

(原创)别瞎惦记了,历史学不能经世致用!之一

别做梦了   学历史不能经世致用

各位虫友,大家好!我和大家聊聊历史学的经世致用问题。,、可以说,通过一部史记,司马迁不但为后世确立了新的史学形态,也流下了非常闪光的思想。可是当我们回望历史,却惊讶的发现,从司马迁开始,后世史家一直在重复发现“天道”的秘密,可依然无法避免我们民族跌宕起伏的命运,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我们这个民族无数次的读懂了历史的秘密,但依然没有把握此后的走向和命运。我们不禁产生一个疑问:读历史、学历史,懂历史,真的可以经世致用吗?今天我就结合朱维铮先生的论文集,谈谈对历史学经世致用论的看法。


一、不是问题的问题,中西学界皆存争议

(一)中国史学界,对此问题有争议自梁启超创设“史学史”这门学科以来,关于历史的经世致用论本没有什么争议。当初设立这个学科,也是基于史学的经世致用功能。可以说这个问题,对于中国史学史来说,似乎都不能称为一个问题。难道历史的经验不值得注意吗?难道历史的教训不值得记取吗?难道历史的兴替不值得借鉴吗?难道历史的忠义圣贤不值得垂范后世吗?难道历史的狡诈昏庸不足以警示后来者吗?读历史、研究历史、思考历史,总结不就是为了鉴往知来、经世致用吗?值得,都值得!可是在一遍遍的赋予历史学经世致用价值的时候,我们“得”了吗?为什么明明知道值得,还是一遍遍的犯错误?从历史学学者的视角看,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不是那么简单。今天我们就好好的漫谈一下这个问题。

(二)西方历史学界对于“经世致用论”也有争议都是“黑格尔”惹得祸!西方的经世致用论来自黑格尔!黑格尔曾经提出了观察历史的三分法:原始的历史、反省的历史、哲学的历史。其中反省的历史方法中提出的“实用的历史”就与中国史学界的经世致用论类似。1、原始的历史观察法就是历史学家根据经历过的事、思考过的事和与之发生联系的事进行记述。古希腊的希罗多德(《历史》)、修昔底德(《波罗奔尼撒战争史》)、文艺复兴时期的基查蒂尼(《意大利史》)采用的就是这一方法,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的许多章节也是主要采用这一观察方法写成。这一方法往往更像小说和历史演绎,生动有趣,起伏跌宕,但是主观色彩非常强烈。2、反省的历史是指在叙述历史的时候,能够概括出一种超越时代的精神。这种方法分为四小类:普遍的历史、实用历史、批判史、专科史。(1)普遍的历史,主要是指用以考察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编写者必须要有大的历史格局,放弃对个别事实的描写。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和霍姆斯的《世界通史》是这类方法应用的典范。(2)实用历史,这种方法通过利用主观精神的作用,重现过去的时代,在各个时代发生的各个事件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这就有点中国史学的“经世致用”论西方版的意思了。(3)批判史是指黑格尔时代的德国盛行的一种以论代史的方法,这种方法会在历史叙述中掺杂个人想象,有的甚至是自己瞎编乱造的故事,到了后期,这种历史方法已经失去了固有价值。(4)专科史,也叫局部的历史,就是介于反省的历史和普遍的历史之间的一种治史方法。3、哲学的历史,是指用哲学的方式来解读历史。如果在历史研究中使用了这种方法,之前的历史学研究基础将发生剧变。写历史由考察考据为基础,变为考察事件背后的“思想动因”,思想史成为历史学研究的基础。黑格尔认为:思想就是理性,世界历史是因为理性精神的存在,才成为一个合理的过程。思想即理性是历史发展的动因。这种观察历史的方法影响了后世很多历史哲学的研究者,其中包络科林伍德,就是我现在微信头像这个人,他的名言“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就是受到了黑格尔思想的影响,也成为思想史学界的一个原则。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关于历史的经世致用论,这是一个中西史学界共同的话题,关于历史能不能起到经世致用作用,是值得考察的一个问题,一点也不多余。


二、经世致用的内涵到底是什么?

(一)经世致用,词源考据“经世”一词出自庄子的《齐物论》,原文叫“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这句话到现在也弄不清楚,春秋二字,到底是指时代还是指《春秋》这部书。清代的经学大师王先谦认为是指时代,章炳麟认为就是指孔子的《春秋》。也就是说这部最早的鲁国史,《春秋》和“经世”一次的辞源相关性,竟然都是存疑的。再看“致用”,致用一词来自《易传》的《系辞》“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用”。易传,不是孔子所作,学者认为“致用”一词一不是来自孔子、二不是来自孔孟荀派的儒者,但这个词一出现就带有“形而下”的意涵。

(二)王安石与经世致用思想“经世致用”思想在中国中世纪的早期未见文献记载,庄子所记载“经世”一词到了晚唐五代才偶然出现。关于历史的经世作用,要到宋代才开始引起争论,这时不得不提一个人,王安石。王安石对于历史的经世功能提出怀疑。王安石在变法时,“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是继司马迁之后,再次对是否存在历史变化规律的质疑。但是王安石也和司马迁一样,在批评“天道不变”的同时,也必须接受“历史”的指导,比如在推行变法中,他重新修订了科举考试的参考书,并打着周公原教旨主义的旗号,利用其专制的权力,将自己的荆公新学变为官方学说。但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新党很快便成为奔竞权势而不择手段之徒的深渊,采取的策略就是公关最需要“治世”重现的大客户——君主,并以新法的名义排除异己,最后连王安石自己也被挤出权力中心。这一策略也导致新法新学迅速变质,并被弃用。于此同时,当时王安石的政敌,例如司马光、文学家苏轼、经学家程颐等一边批判否定新法新学,同时却采用和王安石一样的思路,比如王安石藐视孔子的《春秋》,司马光《通鉴》也声明效法苟悦《汉纪》,而不取法《春秋》“诛心”;如程颐,不满汉唐经学而致力于重构经学特别提倡“尊孟”,更是接过王安石的“三不”的口号为我所用。

(三)宋明理学,重“经世”而不“致用”。从程颐到朱熹,都对史学概念中所寄托的先圣义理念念念不忘,朱熹甚至提出“道着用,便不是”的观念。到了朱熹晚年,直接将过去的历史著作不过是看人与人相互争斗而已。梁启超更狠,他直接说一部二十四史就是一部相互残杀的书。


趁着 发表于 2017-6-22 19:36:00
看了一半收藏了 回头再看
solini 发表于 2017-6-22 20:22:27
好奇楼主学什么的?
虫子该是纠结的...
我是肉哥爱肉 发表于 2017-6-22 22:57:39
感觉这帖子必须收藏,直到我看懂的那一天。
梧桐雨 发表于 2017-6-23 13:26:52
先拜服,有空一定要仔细读一番。
aoguoguo 发表于 2017-6-23 19:30:46
好深奥的样子
城市绿林 发表于 2017-6-23 22:59:45
我是肉哥爱肉 发表于 2017-6-22 22:57
感觉这帖子必须收藏,直到我看懂的那一天。

感觉你收藏了后,基本上不会再打开了
我是肉哥爱肉 发表于 2017-6-24 00:01:40
城市绿林 发表于 2017-6-23 22:59
感觉你收藏了后,基本上不会再打开了

说得好有道理啊!!我竟然认同了
洋葱 发表于 2017-6-24 21:29:00
果断收藏系列,至于会不会再打开,随缘喽:lol
 楼主| 宋胖子 发表于 2021-6-29 15:25:37
麦兜咕噜咕 发表于 2020-1-4 01:02
初步看完,写一些自己的看法。假定A这一信息源是真的,没有经过任何修改,本身就是无穷大的信息。而B只是记 ...

但我们终究要面对当下 我们对于信息理解的盲目
小小 发表于 2021-7-3 14:48:34
拜读,感觉好高深
Dus 发表于 2021-7-8 12:18:44
宋胖子 发表于 2021-6-29 15:25
但我们终究要面对当下 我们对于信息理解的盲目

SURF-
赞同。期待君,下一次分享。
shark 发表于 2023-5-29 11:36:15
感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虫部落 陕ICP备14001577号-1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3015号联系我们FAQ关于虫部落免责声明虫部落生存法则蛙先知 - AI 玩家社区 🚧

Build with for "make search easier" Copyright © 2013-2024. Powered by Discuz! GMT+8, 2024-4-20 05:1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