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无奈,这是我的第29篇帖子,来给大家聊聊无锡高架桥坍塌这档子事情。
事情经过
无锡官方11日早晨通报,10月10日晚,无锡境内312国道、锡港路发生桥面侧翻,桥下三辆小车被压。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据通报,经初步分析,上跨桥侧翻系运输车辆超载所致。经调查,涉事货车限载40吨,但当时已超载四倍。同时,事发时,短时间内有一前一后两辆无锡牌照的大货车经过事发路段,前车通过,后车和高架桥面一道发生了侧翻。

这个事情,受到社会广大群众的关注,引起人民对于出行安全的恐慌,并进行热切的讨论,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车辆超载,桥梁质量,交通系统部门管理不力等方面。
经过小无奈深入的了解,这种事情的产生,是多方的无奈。
1.车辆超载
先谈谈车辆超载的问题,这辆车超载,导致桥梁坍塌是毋庸置疑的。具体数据如下:桥梁限重:60t,车辆限载40t。车辆实际载重量是187t,,超出桥梁承重的近3倍,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我学桥梁的同学透露,这种桥梁有安全冗余,限重60t,实际上80t也是没什么大问题, 只是桥梁设计是这样,超出这么多,你让设计桥梁的设计院情何以堪。挑战一下道路限重的底线,出事了,这谁说得清。
2.桥梁
单柱式桥墩梁式桥,它的优点是单柱墩,比较经济。 缺点就是受力不尽合理,单侧超载很容易造成倾覆。
当年哈尔滨高架匝道倒塌也是这种单柱墩结构,现在新建的高架已经不允许了。下方是倒塌的示意图。很多人说这是定期道路巡查监管不够到位,列出一大堆理由,后来我看到了桥梁定期检测的项目,发现,这种表面上看很正常的高架,实际内部已经共振的厉害的桥,普通的检测,是检测不出来的。你让道路巡查的人背锅,这锅,怎么背?【到现在,桥梁质量的所长被抓了,个人感觉是替罪羔羊。】
(桥梁常规定期检测检测)

3.zf
其实,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向zf反馈这个问题,zf没有理会这条消息。
一篇发表于2017年4月24日 的旧文《无锡的快速内环高架还能用多久?》,被重新翻出,迅速上了10万+。文中就提醒道,无锡快速内环,不应该放行“卡车”,不然将很难达到其设计使用的年限——50年。他的话更像一种预言:“一旦载重卡车压坏高架道路,造成桥梁断裂倒塌等,正在行驶中的小汽车,是无法预知和预防的,必定是灭顶之灾!” 这事情,本身对于市zf来说,禁行卡车到高架上,本身就是非常痛苦的行为,尤其是周围有很多物流园和钢材市场,车辆不上高架,在普通道路上走,岂不是更危险?这本身就存在城市道路规划问题,再说了,如何什么道路能承载 160t的车辆,并且能使用50年?反正我家的高速公路,早就坑坑洼洼的了。无奈。 我思考了各个主体,发现钱是最终的罪魁祸首。 对于现实:许多货车司机都会摊开双手,表示无奈。大多数人的理由是:“不超载、不赚钱”。 目前,我国共有营运货车近1400万辆、从业人员2100万人。而在我国各种运输方式中,公路运输的市场化程度最高,但行业集中度最低,具有“多、小、散、弱”等特点,九成以上为个体经营。一些运输户为了“多拉快跑”,不惜非法改装、超限超载,使行业陷入低价竞争。近10多年来,普通货物运价基本维持在0.2―0.4元/吨公里左右,个别时候跌至0.2元/吨公里以下,比2000年运价水平还低。
这就是现实,据说,超载1吨只多赚了几块钱,超载100多吨,也就多赚了几百块钱。为了几百块钱,背后有这么严重的后果,货车司机真的没有思考过吗?只是被逼无奈罢了。【目前无锡高架事故后钢贸运价翻倍 】 对于zf,如何建立良好的运输体系,整顿运输市场的乱象,让货车司机有活可赚,谁才会做超载这种事情。 另外,还有一件额外需要注意的事情,今日说法也有放:车辆从出厂时候车辆自重就超过了限重这种事情。 这次事件,无疑是给zf敲响了一次警钟,期待zf的表现。 截止到现在,我看到的zf的做法都是治标不治本。 估计这段时间风声过去,卡车依旧横行,毕竟,旁边都是物流园区。
后面有一些关于大车司机的补充描述的视频,请大家理性看待大车司机,至少不像某些微博喷子说的:有人说不能怪司机,看完这篇文章我觉得司机最坏,如果不超载就养不活家人,那还是穷死吧,至少不祸害无辜的人。
每个人都生活不易,也许某些问题本身就没有答案。 有句话说的特别对,世界上有阳光就有黑暗,如果没有黑暗,又怎么凸显光明的意义呢? 视频地址: 空车超载 轻卡不轻
追眠记 第1集 不眠之夜,18分钟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