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杂谈 Rules & Tips
1. 遵守中国大陆相关法律法规
2. 搜索相关行业技术资讯

小红书或是华人寻亲的最佳互联网路径之一

查看: 1819|回复: 1
4
虫子 发表于 2025-1-8 14:28:16
小红书博主@菜菜很努力 分享的两篇寻亲笔记成了热帖。



简要总结如下:

  • 寻亲之缘由:爷爷幼年(约 4 岁)丧父后在马来西亚丹绒马琳投靠三姑蔡桂娘(嫁王姓),1940 年左右回中国后再未回去。作者受好奇心驱使,想要探寻爷爷在马来西亚的生活,且计划今年春节前去探亲。
  • 历经的波折:线索零碎,老一辈亲戚大多过世,大姑年事已高记忆模糊;在脸书丹戎马林群发布寻亲信息无果;王家古厝的家谱遗失,当地 50 - 60 岁的人没听过相关名字;丹戎马林永春公会未回复私信。
  • 转机和结果:作者在 Google 地图发现丹戎马林有大学,打算求助小红书上的中国留学生;后有阿伯在评论区提供线索,指出登高老叔在仕林河小镇,作者通过该线索联系上了登高老叔的后代,包括表姑、表伯和同辈表妹等,成功找到爷爷长大的地方,还互相分享了子孙满堂的照片。


在依靠现实的熟人网络和寻亲工会这样的组织无果后,互联网利用更高维度的推荐算法打破时空、年龄和族群等重重障碍,让「家人」在评论区相遇。这样的奇妙且圆满的结局总是让人倍感温馨。

我尝试在小红书搜索:寻亲,显而易见,东亚和东南亚华人寻亲,尤其是马来华人的寻亲的信息密度很高。其中也不乏此类家人重聚所引起的舒适感。

从文化传统上看,家族的观念流淌于华人的血脉。如果人生的标签中还带有漂泊、下南洋...这样远离根系的字眼,那么寻亲的心思往往会更加迫切。

而小红书的信息组织方式,似乎是目前处理这类问题的最佳互联网路径之一?感兴趣的可以看我之前发过的:你甚至可以在小红书查到地球另一边国家的厕所密码 以及文中提及的跟帖中对此更详实的说明。

最后,跑个题。也是「华人」让我想到「中国人」,以及在旅行语境中这两个词的微妙之意。

前段时间我在泰国邦盛的海滩夜市吃饭,期间来了一位老人在旁桌落座,而后在我眼神投向他的方向的某一刻,他很友善地问我是华人吗?我说是中国人。“从中国哪里过来?”“成都”...然后他开始自我介绍,好像是说自己是新加坡华人,在这边经营生意,他祖籍中国哪里...具体记得大清了。他指着自己上桌的两道菜说“我经常来这边吃饭,一般就点这几样”。说罢便专心吃饭,再无搭话。老人的情绪饱满,但流露时却丝毫不热烈,而是很平淡儒雅的,让人无法拒绝。临走时,我主动跟他道别。

如果我把「中国人不骗中国人」的阴阳含义奉为旅行的圭臬,那么的确可以避免各种中国人为中国人设计的骗局,毕竟出门在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不可避免的,也会误伤友军。若真要取一平衡之策,我想那位老先生的「饱满而不热烈」的情绪会是一种参考。
撩月 发表于 2025-1-9 10:23:54
马来华人在东南亚国家里应该是最多的,虽然占比不及坡县,但基数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虫部落 陕ICP备14001577号-1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3015号联系我们FAQ关于虫部落免责声明虫部落生存法则社区广场RSS

Build with for "make search easier" Copyright © 2013-2025. Powered by Discuz! GMT+8, 2025-5-2 05:4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