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工科生一枚,说实话对于管理学一窍不通。偶看到你的贴子查了一下责权利这个概念后结合自己的经历后有点感觉,粗浅的谈一下,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虫友指出。
毕业后刚到一家重工集团,企业比较正规,当时流行学习长城的管理的模式,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军训与培训,主要是培养集体观念和职业素养,学习一些企业文化和公司业务。我们都是各个地方的,最后被分配到自己家乡的分公司,企业比较忌讳亲帮带,当然可以推介,说实话什么5S,什么人性化管理最后统统落实到了用钱管理的老套路也确实有效。即实行惩将机制连带机制,即按照产量,收益,内部成本等一些指标来考核,比如工人违规操作照成损失,班长,工段长,到车间出任都会相应的罚款,但这就是很微妙的东西了,全世界都有人情世故,但中国人尤为突出罢了,罚了工人连带领导,领导不爽,会辱骂给工人穿小鞋,工人会抱怨时间长了会离职,这样会造成工作量不稳定,其它工人也会有情绪一些责任大的工序没人愿意去干,不便于管理。制定的惩罚往往是权力越大惩罚越多,但由于人情世故实际中往往却相反,除非是特大的一些生产事故(安全,大的经济损失)等,反之则是奖励但是奖励永远和权力是正比的,即使是一些科研奖励。这样确实把责任权力利益都联系起来了,不会有没有责任的权力,但是由于是连带责任的,其实无意中把没有权力的责任加大了,一个工人只需要按照制定好的工作流程完成工作即可,现在他们还得承担做错事造成领导惩罚的后果。其实这种连带的目的是让领导层更主动的发挥作用,而现实中他们往往只会在会议中PUA下属。我所在的一家私企算是不错的了,没有太大的私企家族裙带关系也没有国企的背景关系。
由于重工业不景气自己转行了程序员,去北漂了几年。在北京工作的时候,产品经理,项目经理,技术经理,小组长,立项,需求分析,任务拆分,技术选型,等等流程职位都是相对于比较合理的,你如果是一个项目中最普通的一个职员只需要完成你每天的任务即可,大家各有分工,保证完成自己工作以及与别人的对接即可。回到四线城市后从事这一行感觉比较恶梦,没有什么明确的需求,领导的一个想法或者甲方的一个意向,这边让UI给你出个图,那边给你稀里糊涂的讲一遍。所谓的产品经理或项目经理只是老板或甲方的一个传话机器,排期也只是一个简单的时间节点,往往很着急。公司结构比例开发站公司比重不到百分之20,都是领导。这里所谓的设计,排期,技术选型全靠最基层的程序员自己,说实话往往做出的东西也只能是可用的demo,中层的产品经理项目经理不承担任何责任,这个人也往往是和领导关系好的多年的下属.这样就造成没有权力的责任,程序员需要承担所有的责任,包括设计。所以四线城市的互联网公司一般都不稳定,盈利不行,员工干不住。这两个互联网公司也说明了责权利分配不好的话,企业真的是难以壮大。所谓的职业化专业化也就是你责权利的体现,你有足够的能力专业知识去承担一个岗位的责任,并且能实施好这个岗位赋予你的权力,你当然能有很好的利益回报。现在的连锁店的店长激励,店长复制模式不也是责权利的提现吗?只是由于一些原因,会造成多劳少得,不劳也得,少劳多得,多做多错的现象,打击了不少人的能动性,但是归根结底责权利中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能力和专业度,所谓的责任也就是能力的体现了,你没那个能力不可能让你担那么大的责任,管理就是专业度的体现了,且不说是不是外行管理内行,即使是外行管理内行你对于管理学的专业的够不够,经验够不够。
还有好多想说的,写的太多了思路也比较乱了,只是把责任利的文章看了几篇有感而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