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 Tips Rules & Tips
1. 遵守中国大陆相关法律法规
2. 本版还在调整当中

你与大佬的差距在于对细节的把控

查看: 656|回复: 3
1
华尔街之马 发表于 前天 18:41
前两年临近毕业忙于毕业论文时导师多次因为论文格式打回时,本人对论文重抓格式的这一行为深恶痛绝,觉得论文应该更注重它所表达的内容才对。然而经历职场两年后才发现,论文对于格式细节要求不无道理,且现在回过头看我本科小打小闹的论文,很可笑的一件事就是也就格式能拿得出手了。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我的这个思维转变呢?

主要有以下几个场景:
1.初入质量行业时,当时的领导对我的指导事无巨细,我向大领导汇报的邮件内容包括:回复的格式、行文逻辑、字体大小、字体颜色、拍摄照片的背景、备注文字颜色、附件标注等等细节无一不会给出意见;
2.当犯了一个错误的时候,他会带着我一起回溯整个过程,事情发生时间精确到分钟,将整个问题的流程进行梳理,并指出我哪里有问题;
3.后续换了新工作新领导之后,新领导只会提要求,即使带教也是把我薅到现场让我自己看,事后我做得不好再埋怨:这个不是都带你看过了吗?
4.和各个部门的人对接时,只觉得对方是NT,而有些人你和他对接起来会非常舒服,影响因素在于你和他沟通是否同频。
5.后来开始做自媒体的时候,很多人来问我职业相关的一些问题(如:哪个offer好不好、这家公司好不好、这个岗位好不好),这些问题真的让我无从解答,因为涉及的面太广了,怎么回答都是没问题的。

经历过以上优秀/不优秀人的多次接触,我发现一条区分一个人是否全方位比你水平高的铁律:

”真正让你感觉到优秀的人是在向下或平行兼容你的,他们对细节的把控之细可能你都没有意识到,你只是单纯感觉和这个人合作很舒服。“

————
我们继续深挖一下。

场景1在最开始发生时我也是不理解的,但邮件发出去之后我立马就被打脸。邮件中我附了一张做实验后排的样品图,图中样品我是放在木制桌面上进行拍摄的,而实际我在提供数据时是采用了”水泥地面、胶箱“两个接触面变量,这个细节的差异导致邮件发出后大领导误以为我用来拍摄照片所使用的木制桌面也是一组变量,于是疯狂追问我是不是少了一组实验数据,这件事让我有很大的触动,原来我们不经意的一个细节会让人产生这样的误解。

我敢打赌不光我遇到过这种场景,你肯定也遇到过:领导或者其他部门同事需要你整理一份数据,你把数据捞出来制成一个表格之后,自以为数据做得很直观,自己能够立马在一瞬间找到任意一个数据,但是你把数据共享出来后大家就是无法一眼看懂,然后你只能硬着头皮被迫讲解各个数据都意味着什么,是怎么得来的,并且在讲解过程中因为你没把数据放在同一页,投屏人被迫不断拉动进度条来跟随你的讲解。

上面这个场景我在前一家公司很少遇到,但是在我目前所在的公司经常遇到有人这么干。

这种事情除了你的领导会明说让你不要出去丢人现眼,其他人鲜会提示你他们觉得不舒服,然而在实际使用的场景过程中你就是会觉得不舒服。所以大家都会觉得和这个人合作起来很费解。

能够以他人的视角出发,多做一些会对他人合作体验的正反馈影响,会很大概率有利于你与其他人交流,起码不会让别人讨厌你。

包括家长教小孩子去见识社交的”大场面“时,很多孩子都会露怯,而有些孩子则会做得很好,一口一个:”叔叔、阿姨“给你哄得很开心,其实这就是不同孩子见”大场面“时对细节的不同程度把控,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你可以说自己不是那种趋炎附势的人,自己比较清高,我也无法反驳你,也不会反驳你,因为大家自己的路都是自己选的,你认为什么行为对自己有利,对自己负责即可。

————
上面我都是以”加害者“和”旁观者“去进行举例的,下面我再从”受害者“的角度来举几个实例:

其实还是场景5的那点事,我做自媒体接一些职业咨询的时候,经常有一些人来问:”质量岗好不好?“

质量岗是制造业内臭名昭著的背锅岗,绝大多数都认为这个岗位是垃圾岗,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很多人就是喜欢这个岗位,因为不同公司之间差距大得离谱,你在这家公司996,我在那家公司一周5天4天出差跑4个城市,下午2点就把事情处理完美滋滋下班逛景点去了,你来说说质量岗位好不好?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需要”定语“这个东西,我需要从你这里获取更多限定词,或者限定条件,才能够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

你跟我讲你的家庭条件,你有什么追求,你现在为什么想来这个岗位,你现在是什么情况,只有有了这些信息,我才好帮忙给出一个准确的结论,才能告诉你,这个岗位好不好。

你给的条件太少,话题太广了,而且你又不愿意为了别人的付出付费,我怎么可能原因去引导你,挖掘你的情况。

同理,如果你想白嫖一个人的咨询,一定要给他足够的信息,让他对你的情况有足够的了解,才好让对方给你结论。这个道理同步适用于职场给领导的汇报。

————

不光是我自身的按理,B站或者小红书有很多那种教别人赚钱,教别人盘店铺搞经营的账号,大家可以多看一看。

真正有真才实学搞咨询的,绝对不会在你问:”怎么赚大钱“时给你一个明确的答案,越是宏大叙事越无法落实。

店铺经营惨淡的案例,绝对是那些连自身处境都没搞清楚、店铺附近客流量多大都没盘过的人。

这与你给领导汇报所发邮件重点事项是否用红色、绿色的字体进行标记凸显是一样的道理,红色绿色本身就常用作为定语,是我们细化一个事务特征而总结出的方法。

越细化的信息,越容易执行;行动力越强,越优秀的人,越能够对细节进行把控。

你想练一身肌肉,那你大概率会半途而废,你必须明确到底要练成什么样子,一周大概要练几天,要练多久,每次练完之后要摄入多少蛋白质,才能够便于执行或放弃。
下课再聊 发表于 昨天 09:59
大而无当的分析。
做一件事情,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百个细节,一千个细节,甚至一万个细节,但是你不可能把所有的这些细节都做好,甚至你连50%的细节都无法做好。
关键在与你的分析和判断,哪些细节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你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才关键,而不是把很多细节做好。
香菜不香 发表于 昨天 09:42
同意。成功不是轰轰烈烈而是点点滴滴。
 楼主| 华尔街之马 发表于 昨天 16:32
下课再聊 发表于 2025-8-1 09:59
大而无当的分析。
做一件事情,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百个细节,一千个细节,甚至一万个细节,但是你不可能把 ...

我持相反意见,正确的分析和决策就是来自细节的捕捉和导向的,因为宏大叙事会产生假象,但是万千个细节才能真实地反映具体情况。毫不夸张的说,大佬去做相同的一件事,他也会在细节上完爆比他水平更低的人,他现在不做只是他选择不去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虫部落 陕ICP备14001577号-1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3015号联系我们FAQ关于虫部落免责声明虫部落生存法则蛙先知RSS

Build with for "make search easier" Copyright © 2013-2025. Powered by Discuz! GMT+8, 2025-8-2 08:1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