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 生活 Rules & Tips
1. 遵守中国大陆相关法律法规
2. 推崇善意、理性的交流方式
3. 反对无病呻吟
4. 不要轻易对他人的选择下定义
5. 反对性别、种族、职业等歧视
6. 发帖留联系方式请加密 Base64
7. 提倡独立思考,反对无脑跟风

[随想] 人要做成一件事的动力来源于什么?

查看: 3000|回复: 31
1
黑凌天 发表于 2025-5-21 11:13:02
如题,我自己是有一些答案的,比如最常说的:贪婪、恐惧、生存压力、兴趣、攀比、报复、执念等等。

问这个问题原因:自己想找到一个适配自己的动力来源。好奇大家的动力原因,互相交流以做参考。

回答方式:直接甩答案or举例说明or分享自己成功或失败的故事

最后的思考,动力也分短暂的间歇性的,如何转变为持续性的动力呢?欢迎交流探讨~

补充内容 (2025-5-26 10:09):
感谢 Leetaken的精彩回复,感谢与卿的发问,你们的探讨十分精彩,引人深思。希望每一人都就自己的实际情况也如此发问、深思一下,也许就有了方向和动力,也许就有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抓手。
Leetaken 发表于 2025-5-22 18:32:24
想了一下,我没法简练的说出来,之前我也思考过这个问题,还是没想透,依旧在同样的问题里挣扎,首先我想把这问题改一改,一件事你要喜欢,无痛就能完成,也用不上考虑这问题,所以到了这步,就是这件事我不想干,或者不想长干,所以要找一个精神支柱来逼自己,但我觉得从这步就错了,做事为什么要和情绪连着呢?不要把无关的事连在一起,给自己找事,我也是最近才明白,起因是看了B站一个叫应试学的视频,他就给学习做了区分,其实学习游戏手法和学数学都叫学习,但家长只把学数学归为学习,游戏叫不务正业,你学数学也是为了让分更高,也不是想知道每个公式是怎么来的,所以也该把它们区分,称为应试学,你想要的是分,不是知识,知识只是中间产物。

再说回来,其实一样,做事是做事,你为的是最后的好处,不要把事和个人命运绑定,用情绪来逼自己更是没必要,举个小例子,一个工作,老板让你做,你自然不想做,但其实不应到不想这步,你拿工作成果,时间换钱,就完事了。而你把这算作了自己的责任,心里还总记着,为了逼自己做下去,于是对自己说,我要不做,工作就没了,我就生活困难了,所以我得做,简单问题非得复杂化,其实没必要
大方无隅 发表于 2025-5-26 04:17:14
一个人生来的任务本就是心外无物、吾性自足,找到生命中的价值归属,此归属而非个人,其涵盖家属、亲人、朋友、团体、国家。明白此个人生命价值归属的第一件事就是,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在人生的道路上去做事情,通过做事的过程,不断成就自己、家人、朋友、国家等,知以真切笃实处的行,行以明觉精察处的知,在事上炼心,为善去恶、拿起个人的担当,以立业兴家为己任,耕读传家,忠业。立志、勤学、改过、责善。立功、立德、立言为根本结果,达到致良知的心学之宗旨。你应知道有任在身,即刻即行去研究,用实际行动去做就行了,不要优柔寡断,知道啥是啥,该做就做,不该做的打死不做。心里要有一杆秤。否则在做事上永远成不了事,知行不合一。不断在知行过程中探索,知即行,行有知,知有行的过程中达到事情不断往好的方向去发展。
Li-guru 发表于 2025-5-30 09:27:28
大方无隅 发表于 2025-5-30 08:47
讲的还是有些片面,不过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道理是个人都能知道字面意思,但从来知道做不到;发表第一次 ...

是这样的,你会发现在社会上你要是按照之前的理想办事的话,就算真实结果很好,但是对于领导层或者其他人,都不是很好的,所以就慢慢学会折中了,还是能理解卢麒元老师中庸的“允执厥中”的意思了~
 楼主| 黑凌天 发表于 2025-5-26 10:05:37
大方无隅 发表于 2025-5-26 04:17
一个人生来的任务本就是心外无物、吾性自足,找到生命中的价值归属,此归属而非个人,其涵盖家属、亲人、朋 ...

望君偶尔复读传习录,不要停止事上炼、事上思
Leetaken 发表于 2025-5-26 02:11:44
与卿 发表于 2025-5-25 22:08
谢谢用心解答!可是我还是觉得并非不带情绪就能做下去。          我关注的是何以持久的做下去。
老板交 ...

其实不冲突,你这又是另一个问题了,你举的这几个例子都反应的是一个问题,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比如说减肥,那些好处都不是你的刚需,或者说不足以让你行动,你自然就不想干,学习也是一样的,你那是对新事物的好奇,对自己的幻想,觉得我学习时就在上进,成长,是这种感觉支撑你的,但知识的难度和枯燥自然就打破你的幻想了,就不想学了,你听学习的好处听的耳朵都生茧了,但你实际上短期内没感到什么好处,或者说不能支撑你学,工作的例子我不重复了,都一样,这就不是我上次回答的问题了,上次是基于你交换的东西是值得的这个情况下,新的问题是你觉得要换的东西不值钱,因为你现在是短期交易,所以就先不管长期价值。
我的答案很简单,不换啊,这和买菜其实没多大区别。
不是别人说好的东西就是对你好,主要看你需不需要,再好你用不上也是没价值。说回现实,不想减肥就不减啊,这就是你的潜意识为你做出的选择,别和自己逆着干。
再说说其他的思路,一就是短期交易变为长期,就是投资,你所要的东西变大了,自然也得拿更多去换,但这种心态我觉得很难,因为很反人类,人不是股票,在那一放他自己动你也不用管,看一眼就行,放到自己身上是真的得做的,可以分阶段试一下
再就是减少投入,这个不是通用的,只有在收获不变的情况下才行,比如上班,你觉得工资配不上你的工作量,那就摸鱼,开展副业,这样工作时间就变向减少了。
最后总结一下,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一个原则,把你所要的放在天平左边,把所要付出的放在天平右边,尽量让左边更低,左右平衡或者左高于右的事你大脑的理性就会帮你判断了,不应该做这笔交易,你也骗不了你自己,因为你也用大脑思考,所以,就两种方法,加重左边,减轻右边,但你非要挑战一下,用情绪强行把左边拉下来了,这下左边低了,但你也再也松不了手了,且这种力量也是耗能的,耗的能也会放到右边,所以一且松手,偏的更厉害,所以,结果是一定的,你不想要这个结果就改变起因,别挑战人力之不为
再说回来,反过来说,你带情绪干了这么多年了,成功了吗?不痛苦吗?没想过其实是走火入魔才痛苦,而正常走好着呢,离开了伞才发现根本没下雨。
我很不喜欢坚持这个词,事不是坚持出来的,当然,有硬挺着成功的,但没必要啊,每走一步都有收获你巴不得快点走呢,用得着坚持这词?可能只有投资式的才能用的上,但我觉得即使是长期,还是获得的太少所带来的问题,总量多,但分成每一阶段就不够看了。
没想到把这一套补全了,真是提问引发人思考
Leetaken 发表于 2025-5-25 21:08:42
与卿 发表于 2025-5-24 16:41
可是无论涉不涉及到情绪,结果还是一样的。
老板丢给我一件事,涉及情绪,把它视为责任,逼着自己完成, ...

这不就是工作内容吗,你拿这份钱就干这份活啊,你要是觉得工作量和收入不匹配,那又是另一个问题了,脱离情绪就是为了把工作和自己剥离开,你首先是个个体,上这个地方来用自己的时间换钱,结束。就不涉及什么坚持,逼,因为走的是两条路,当然结果是一样的,因为需求和收获是一样的,但过程的消耗不一样,就像两个函数,你输入同样的x都得一个y值,但一个进行一步计算就行,一个得算一百步,在数学中说很理想化,现实中这些情绪会拖垮自己的,且你无意中投入了更多如本该属于你生活的精力,好心情,用这些隐性价值来换相同的钱,很亏啊。
其实这个问题我后来又想了下,想起了几年前看的蔡康永的一句话,大概意思是有人问他如何处理职场中的人际关系,他回答:为什么要处理,你上班是为了挣钱的又不是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说的很对,但我觉得有点不现实,或者说大多数人做不到,所以我延伸一下,不要把所有事混到一起,你用时间换钱,这是一件事。你如果想要与同事的交情,再直白的说,让人家能帮点小忙,平时提供点情绪价值,那就用精力,可能还有点金钱来换,你不想要就不换,或者换一部分。以此类推,这样你知道自己的付出是值当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心里有个标尺。
人都不傻,你知道这件事有的赚,自然会去干,用不上谁逼你。
本来是赚的,你非要加一些隐性价值,结果亏了,那只怪你自己。
所以这就是好多人觉得自己累成狗,没有个人生活,还只拿那点工资的原因,你心里都没有个度,自然不知道应该付出多少,而一般水平的老板肯定是让你给的越多越好,所以有什么公司精神,奋斗标语,心里一团混沌,再遇上个黑洞,你不累谁累?
风起时ABC 发表于 2025-5-23 20:05:35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xiaobai 发表于 2025-5-23 09:11:14
Leetaken 发表于 2025-5-22 18:32
想了一下,我没法简练的说出来,之前我也思考过这个问题,还是没想透,依旧在同样的问题里挣扎,首先我想把 ...

受到启发了,好像的确是这样,跟情绪连在一块会感觉很小的事情都会变得很严重,给自己上很重的心理负担
 楼主| 黑凌天 发表于 2025-5-23 08:49:32
Leetaken 发表于 2025-5-22 18:32
想了一下,我没法简练的说出来,之前我也思考过这个问题,还是没想透,依旧在同样的问题里挣扎,首先我想把 ...

感谢虫友的细心回复,我在另一个论坛也发了同样的帖子,回复很多,但是您的回复是对我触动最大的一个,质量最高,您引发我去思考,说明虫友必定是个爱思考懂得自我观察的优秀的人,再次感谢您的回复!
爱做梦的Edicy 发表于 2025-5-23 10:16:17
欲望,专注
Gezelligheid 发表于 2025-5-23 10:42:58
来源于天天躺平或者待着太乏味了
Gezelligheid 发表于 2025-5-23 10:47:09
每天刷手机或者看剧总有乏味的一天,这个时候你怎么办,找个事儿做,但因为临时找的事儿所以做几天又索然无味了,那咋办,找个能长久且有收获的事儿吧,学习、练字、画画、跳舞....,以上是我的心路历程,我的动力可能是觉得自己无趣+觉得生活无趣+给自己画了个饼
juhuan 发表于 2025-5-23 15:29:55
感觉到很舒服
wintermute 发表于 2025-5-23 16:05:03
装逼
 楼主| 黑凌天 发表于 2025-5-23 16:12:41
Gezelligheid 发表于 2025-5-23 10:47
每天刷手机或者看剧总有乏味的一天,这个时候你怎么办,找个事儿做,但因为临时找的事儿所以做几天又索然无 ...

这位虫友的动力来自于趣味/愉悦,或者说不想无聊,所做的事情也特指的是兴趣爱好类
 楼主| 黑凌天 发表于 2025-5-23 16:13:45

关键是有些事做起来不舒服呢,比如学习比较难的知识、技能
 楼主| 黑凌天 发表于 2025-5-23 16:14:21

这个可以有,也有其他人回复这个
 楼主| 黑凌天 发表于 2025-5-23 16:15:19

感谢虫友回复!
柏舟不寐 发表于 2025-5-23 16:53:30
最核心的,我认为是贪婪

无论是高大上的科研,还是平常的学习
始于兴趣,成于贪婪

在我的https://www.chongbuluo.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286中,我感受到了这种对成功的贪婪,拼命忍受煎熬,为了最后的一刻欢愉

对一件事产生兴趣很容易,随便宣传几下就行了,但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必须得要上瘾才行,所谓上瘾,也就是我说的贪婪
在做事的过程中,要去体会那一个个小目标带来的一个个小成功,一点点爽感可以让人持续工作很久,但不能没有
 楼主| 黑凌天 发表于 2025-5-23 18:36:29
柏舟不寐 发表于 2025-5-23 16:53
最核心的,我认为是贪婪

无论是高大上的科研,还是平常的学习

感谢虫友再次回复,你在微信群发链接的时候我就看了你这个帖子了。每个人的确是不一样,你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式了、感受到这种感觉了,恭喜你,记住它!我也会参考的,我在找我的,对我来说暂时可能是生存压力最有效
与卿 发表于 2025-5-24 16:41:06
Leetaken 发表于 2025-5-22 18:32
想了一下,我没法简练的说出来,之前我也思考过这个问题,还是没想透,依旧在同样的问题里挣扎,首先我想把 ...

可是无论涉不涉及到情绪,结果还是一样的。
老板丢给我一件事,涉及情绪,把它视为责任,逼着自己完成,我不想做。不涉及情绪,虽然我理智知道做这件事是拿时间换钱,可是它是必须完成的,我还是处在不想做又忍着恶心做的心态上。
与卿 发表于 2025-5-24 16:54:07
最近我坚持做一件事,坚持时间大概两个月左右,现在不想做且计划停滞中。
回想了一下我当初为什么坚持,一个是因为它本身对我很重要,我必须做,二是因为我当时听到一句话与其闲着不如追求些什么。
虽然前两个因素还在,现在没做了,我想了一下大概有以下原因:
一是做了那么久觉得有点无聊
二是要做成很繁琐同时做这件事伴随着一点点焦虑(因为它有时限,同时我还有其他事情要去做)
三是可能还有我潜意识里觉得它很容易即使我现在没做也能做成的自负心理,
四是身体健康问题,我很容易惯着我自己,一旦我心情不好就做了,有点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感觉
五是没有进行适当计划,按照我最初的计划去做这件事,如果当时按计划去做的话,现在我已经初步收网了。
与卿 发表于 2025-5-25 22:08:11
Leetaken 发表于 2025-5-25 21:08
这不就是工作内容吗,你拿这份钱就干这份活啊,你要是觉得工作量和收入不匹配,那又是另一个问题了,脱离 ...

谢谢用心解答!可是我还是觉得并非不带情绪就能做下去。          我关注的是何以持久的做下去。
老板交给我一件事,我知道这是我的工作内容,拿时间换钱,但即使如此我还是没有动力去做。就打个比方,生活中所有对你有用的事情你都能明白本质然后去执行 ,至少我不是这种人,所以我就想知道这种情况下如何继续下去 。
比如知道适当减肥能给你带来健康、颜值适当提升方面的益处。可是我没法坚持。因为我不想运动也不太能克制饮食。这里无关讨厌与否,纯粹不能坚持。
再比如从小就知道要好好学习,学习是好的,但是就是学不进去,这里的学不进去并不是一点都不想学的那种,是我愿意学,可是我的愿意也只能支撑一段时间,过了一段时间我就不想学了。
ccoollaa 发表于 2025-5-26 16:30:36
动力?我归纳为行动力中好了。
我自己的行动模型是:
约束——规则——习惯

补充内容 (2025-5-26 16:55):
约束就是强迫自己一定要怎样,耐受脱敏后就建立自制,用规则要求自己的行为,保持长时间连续的行为后,就会成为习以为然的行为模式,再进一步就是主动意识转为潜意识。
 楼主| 黑凌天 发表于 2025-5-26 18:16:04
ccoollaa 发表于 2025-5-26 16:30
动力?我归纳为行动力中好了。
我自己的行动模型是:
约束——规则——习惯

感谢您的分享,您是个自律的人
aris 发表于 2025-5-27 09:31:18
成年后,能让人保持源源不断动力的应该是,人对一份事业的渴望。这份事业区别于普通打工,事业服务自己,打工服务领导。
 楼主| 黑凌天 发表于 2025-5-27 11:29:24
aris 发表于 2025-5-27 09:31
成年后,能让人保持源源不断动力的应该是,人对一份事业的渴望。这份事业区别于普通打工,事业服务自己,打 ...

有理,如果愿意告知的话,敢问让您有源源不断动力的事业是什么?是和本职工作一样吗?我也在找
DeepGeek 发表于 2025-5-27 11:38:15
热爱与不断的正反馈!
Li-guru 发表于 2025-5-27 11:42:32
大方无隅 发表于 2025-5-26 04:17
一个人生来的任务本就是心外无物、吾性自足,找到生命中的价值归属,此归属而非个人,其涵盖家属、亲人、朋 ...

王阳明心学啊~
大方无隅 发表于 2025-5-30 08:47:10

        讲的还是有些片面,不过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道理是个人都能知道字面意思,但从来知道做不到;发表第一次回复的内容,是研究学习阳明心学时记录的笔记,大体上是那个意思,但是还需要细研其中真理;另外知行合一中的“合”是表达的自我与环境的沉浸式执行,与事物融为一体去做事,真正做到用心做好事情、做对事情。当下社会中物欲横流、信息暴炸对于我们个人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新的互联网自我认可式三观已经完全替代了传统式的义务教育。然而社会认知形成的教育是人文文化教育,这就是我们传统式教育中最缺少的教育。如《大学》《论语》《弟子规》等,没有精神世界的自我的支撑,反而都在为了物欲与生存在不择手段,拿西方的生产技术,中国式管理,这个社会里永远都存在着一种剥削,那就是等级制度的不平等,这是封建帝制文化里残留下来的糟粕。所以走入社会的大学生永远都在为自我适应社会现实的情况,而扭曲自我观念,更改自我观点。这是两种极端的冲突,一种是白,一种是黑,所以在人格因环境改变自我的情况下,人要逼着自己做出很多出格甚至颠覆三观的行为,混淆着知行合一做出了很多错事,虽然成了事,但也使用其手段伤害到了很多人,依次循环....所以最终知行合一、事上炼的终极目的达成的就是“致良知”,与大学里的止于至善有异曲同工之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虫部落 陕ICP备14001577号-1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3015号联系我们FAQ关于虫部落免责声明虫部落生存法则社区广场RSS

Build with for "make search easier" Copyright © 2013-2025. Powered by Discuz! GMT+8, 2025-6-15 22:4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